第(3/3)页 众妻妾齐声娇嗔不允,一哄而散。 天色渐晚,浪哩个啷。 曹操今晚赶工的场次有些多。 ———— 汉时的江东,不论地理,人文,商业,人口基数,都要落后北方州郡,有不少未开发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周瑜,鲁肃面对强大的曹军,一力主战,显然看到了常人看不见的战机。 江东高层,数次商议,鲁肃和周瑜轮番陈词,才最终说服此前犹豫不决的孙权。 闻听曹军南下,孙权是一度动过投降念头的。 这源于他早年在曹营的经历。 他至今仍记得当初曹营封坛拜将,千军万马,猛将云聚的情景。 孙权从曹营回来,接管了兄长孙策留下的江东,才知道自家和曹营差多少。 江东内部,直到现在,还有匪患,被称为山越。 所谓山越,是分布于孙吴诸郡县的山贼统称。 自黄巾之乱开始,江东之地,就聚集了潘临、彭绮、尤突、费栈、祖郎、严白虎、金奇、毛甘、黄乱等地方割据势力。 孙策带兵征战,统一江东时,这些山贼联合在一起,便是山越。 他们躲在山里,时而出来扰袭劫掠各郡,声势颇大,至今没有平复。 江东内部,还有士族之患。 更重要的是孙策留给孙权的托孤之臣张昭,认为应该投降。 张昭在江东,如同荀彧在曹魏,主掌对内诸事,是头号实权人物。 而他是个很有大局观的人。 他劝孙权说天下历年兵荒马乱,曹操治理北方,数年所行,人所共见。 曹魏兵马之雄,百战无一败。 与其等战败了再降,不如早降,促进天下一统,民众少受其苦。 凭张昭的地位,在江东拥护跟随他,想投降的人不在少数。 这种情况,让孙权极为被动。 是周瑜,鲁肃反复请见,最终说服他联合刘备,与曹营一战。 十月份,鲁肃亲自从江东腹地,放船西进。 十月下旬,他在荆州见到了刘备。 “刘益州年来整顿州郡,其速之快,让人惊叹,非大才而不可为。”鲁肃执礼说。 刘备自谦地拱了拱手。 他身畔跟着关羽。 张飞当下还在益州以西,征战未回。 鲁肃旋即提到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与自己关系很好。 鲁肃还邀诸葛亮,一并加入孙刘联合之议,共同应对曹魏。 江东与益州,十月末开始,将各自的兵马,以荆州为中心汇师。 长江两岸,随着三方兵马粮草的囤积,形势一日紧过一日。 长江北岸。 甘宁立在船头,身后跟着一排他麾下锦帆军的将领,特点就是穿锦衣,打扮的颇为花哨。 他眺望对岸逐渐增多的战船,对蔡瑁道:“他们两家联合,就想与我大魏相抗,痴人说梦。” “我军虽然势强,但胜负要战过才知,还是小心些好。” 蔡瑁:“我听说那周公瑾素有奇谋,文武兼具,未曾一败。” 邺城。 太史慈押着一干囚犯,和左慈,南华等人从西域回来,到府上觐见曹操。 赶巧曹操正往府外走:“子义外出征战辛苦了,既回来,与我出去一趟。” 太史慈随在曹操身后,讶道:“大王往哪去?” Ps:求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