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门外等候的几人,最先被带进来的是沮授。 当年官渡之战,袁绍失败,沮授不降。 曹操见过他,就将其关了起来。 如今已四年多。 这次是沮授主动求见。 他被关了四年,要是还不降。 这次见面后,曹操便不准备留他。 在他的位置来说,是希望能取才天下,用才天下。 毕竟治理九州,人才越多越好。 有些降臣,有实才,曹操是愿意一用的。 沮授当年在袁绍麾下,监统内外、威震三军。 袁绍麾下的冀州籍官吏,以他和田丰,马首是瞻。 他帮袁绍做了许多谋划,并首先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以及三年疲曹等战略。 在当时看,他的提议有利有弊。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他是对的。 可惜这些策略,不但没被袁绍采纳,反而削了沮授的兵权。 曹操击溃袁绍,横扫北方。 与沮授同在袁绍帐下的田丰,当时就降了。 这几年,田丰许是看出曹操有广纳天下之才为用的气魄。 他常去沮授被囚的地方探望,讲述曹魏数年来的变化,曹操的施政策略。 曹魏掌九州数年,推动屯田,兴修水利,攻克西域诸国,连败外族。 有部分士族,在西域重开商道后,组织贸易,到今年五月,已完成首次东西贸易互换,过程中颇见利润。 更多的士族,态度随之转变,主动加入东西贸易当中。 田丰最后对沮授说,曹营已奠定了统一天下的根基,无人能撼动。 此时入曹营,尚不晚矣。还有乱世归制,共创盛世的机会。 人逢乱世,是大不幸。 但若能将乱世复归盛世,又是天大的幸事,千古难逢! 一边是被囚禁,一边是施展抱负理想,入曹营而共治。 沮授该选哪个? 他在田丰走后,思虑多日,得知曹操外出归来,遂主动求见。 他进来时,曹操在垂首批阅简卷,没理他。 沮授也不吭声,就在门口深鞠不起。 曹操连续批阅了十余份简卷,才抬头:“平身。” 沮授的态度,已表明了来意。 他起身,上前再拜:“授不识进退,当年误以为魏王与授所思,差之甚远。今数年,方知自己见识浅薄,不识魏王大略雄才。” “今,授请命为王效力,但为小吏,便心满意足,愿治理地方,鞠躬尽瘁。” 我还是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时候……曹操心忖。 他是真这么觉得,有几个桀骜不驯的硬骨头,老跟他对着干,没事就踩踩这些人撒气,也挺好。 曹操聆听心声,可知沮授是真心实意要投。 那就没什么可说的。 曹魏要开疆拓土,有些苦活累活,给这些降臣,很合适。 沮授有大才,有谋略,用他来当对付外族的先锋。 “我汉土以东,有马韩,辰韩等族,在东海以东还有大岛,名倭国。” 曹操说:“早年我汉土内乱,多有冀州人口,被东海来的船舶转运拉走,去向至今不明。我已传令公孙度,在辽东等地调查此事。” “冀州东侧的渤海郡,北接幽州,南邻青州,东临海疆。 下阶段我大魏要发展海域,渤海是重中之重,你可愿去渤海为官!” 调沮授先去渤海,有些大材小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