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魏王。” 曹操和典韦出来,众人迎上来见礼。 而赤霄化为一抹红光,遁回了墓葬内。 众人走出一段距离,便安营扎寨。 天色已晚,星辉漫漫。 帐幕里,貂蝉问:“夫君,那些外邦人还会来吗?” “来我中原传教的佛教徒首领,已被肃清。 还有些余孽,但不在我中原之地。” “他们不会蠢到在这个时间,再派人来我中原送死。” 曹操:“佛教徒东渡,选中史子眇的身份,是因为他和道家,和宗室同时有关系。 他们杀了真正的史子眇,替代其身份,也确实获得了很多机会。” “他们想借助道家的联系,延续黄巾之乱,推动太平道余孽,掀起更多动荡,最终目的是试图建立宗教为主的国家。” 印地就是宗教形式的国度。 他们的宗教,在政治和社会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 种姓制度,就源于宗教,并深深影响了印地的社会结构。 古印地的每一次历史转折,都与宗教有很大关系。 佛家吸收婆罗门教的经验,想把这一套搬到华夏,建立崇佛为精神源头的国度,是妄想。 后世的佛,得以在华夏传播,是吸收了华夏的本土文化。 准确的说,他们已不是印地佛教,是与汉文化融合的产物,才得以落地生根。 曹操简单说了几句。 除掉史子眇,他亦是心绪一松。 毕竟总有人躲在暗处,曹操虽不怕,但亲眷,妻妾,子嗣,若稍有错失,便要追悔莫及。 眼下将印地的传教者,东渡的这部分清理干净,自然心情愉悦。 次日,天阴。 返回邺城的马车上,曹操闭目养神,头枕在貂蝉腿上。 车外重骑的蹄声如雷。 车内却是颇为安逸。 貂蝉的两颊,带着浅浅的抹胭红,人若朝霞,丽如桃花。 她正帮曹操揉按两侧的太阳穴。 从曹操的位置往上看,峰峦遮目,难以照面。 曹操忍不住伸手,化身‘托塔天王’。 貂蝉拦了两下,没拦住…… 下午,貂蝉撑不住困倦,趴在车里小睡了会。 曹操则开始查看战利品。 先拿出佛陀舍利。 史子眇的死,意味着攻守易形。佛家在汉土的人被肃清,就轮到曹操主动去找他们的麻烦。 曹操手托舍利,心忖词条说这东西能汇聚信念,若以图腾真龙尝试祭炼,对汇聚人道气运有没有好处? 他收了舍利,拿起史子眇留下的一部简卷。 简卷上写着两个重要的消息。 最初,佛教徒是在神山(昆仑山脉)发现了中原大地有龙脉一说,藏有大气运,从而生出盗掘地脉,转嫁气运的想法。 这手卷上,记录着他们当年发现武帝派出去的一支队伍,在神山寻找某些东西的线索。 从那以后,印地人开始了长时间的谋划,渗透,蓄谋东渡。 文化信仰层面的侵袭,有时比直接发动战争更可怕,更遗祸深远。 曹操记得自己在武帝相关的一些讯息中,也发现过他派人探索昆仑的记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