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各方送来的消息,都说魏王您的功业,用兵之能,堪比史上的几位兵道大家。” 曹操失笑道:“能胜鲜卑,不是我之功。” “我们是在薪火相传的基础上用兵,比如说长城。 秦皇将多段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了北线的整体防御。” “因为有长城,才能快速运兵,传讯,阻挡了草原部族的马蹄,让我汉人没有北顾之忧。” “有了长城为屏障,不用过多考虑防守,近乎全攻的态势。这是民族传承积累的优势。咱们在其基础上打仗,要是还打不过鲜卑,哪还有资格争这天下?” “魏王良言。” 曹操笑了笑。 贾诩去后,他取出一只木鸢。 这东西最早是抓贾诩时得到的,十余只木鸢,装在墨工袋里。 后来发现用处不多,因为有距离限制,就一直留在曹操手中。 他写了一封信简,挂在木鸢上。 那木鸢带着信简,翅膀上墨家的工造纹明灭,和真鸟一样,破空飞走了。 曹操摸出武帝遗宝中获得的秦弩,拿在手里,查看其上的工造纹。 这小小的一件弓弩,蕴含着大秦武备最先进的秘密之一,正是扫击游牧民族的利器。 曹操从座位上起身,来到窗口,远望邺城以西的方向。 此次重创东鲜卑,加上鲜卑内部本就存在的矛盾,当可让东鲜卑短时间内无力南侵,正可全力攻略凉州,占据西域。 如是,北方九州,将全部落入自己手里。 曹操取出讯珠,给西线掌兵的黄忠,传达了命令。 …… 此前,曹操曾写过一封信,让人送给凉州最后一个割据不降的‘军阀’韩遂。 六月末的下午,韩遂坐在西域边境的一座沙丘上,手里拿的就是曹操写给他的那封信。 韩遂,字文约,凉州人。 他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后,居然能让叛军反过来服从,推举他为首领,可见其能。 韩遂就此成名,迅速聚众,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十万,参与了汉末各方并起的叛乱。 他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过,引起天下骚动,名声四起。 韩遂割据一方,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通力合作。 后来二人关系破裂。 在官渡之战前后,马腾、韩遂被钟繇说服,同意依附曹操。 他甚至派了人质去邺城。 但投效只是他对局势权衡后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 他想为自己获取观望的时间。 然而曹军的扩张之快,远远超出其预判。 曹操官渡战后,立即闪击四方,根本没给袁绍喘息的时间,就杀入冀州,各方皆无法与之相抗。 当曹军西来,马腾闻风而降,让韩遂失去了最后的屏障,直面曹军。 此时,他低头再看曹操写给他的信。 这信他已看了数遍,再看信上的内容,仍感觉触目惊心:“怎么可能…” Ps:求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