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入城后,曹操进入原兖州刺史府,现在的州牧府。 “刘刺史的家眷,已都归复原籍。”有随行官吏道。 这里比之前的陈留太守府宽敞多了,内部的装饰,布局,已能初步比拟当初洛阳的大宅。 单从面积上看,或许还要更大些。 前堂就是一州之首办公的地方。 曹操没休息,兖州战事初定,如何善后等事,亟待处理。 他回来便与一众官吏,开始商议。 纷乱的战争和动荡,使得天下万物凋零。 而人才和大量的兵员,是最难得的两样东西。 八十万降卒,让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心头悸动,敌者惊惧,友者欣喜。 在长安,袁隗最先收到消息,得知青州军大溃归降。 新建的尚书台,袁隗盯着前来传讯的小吏:“击溃青州军,曹孟德自身损失如何?” “他先期采用收缩防线的战略,兖州有多座城池受损。 但曹孟德的兵马,没什么损失。” “后来和青州军交战,他用分而击之的手段,以骑兵削弱敌军。” “青州军被遏制,最终被追击,在济水沿岸投降。” “降兵真有八十万之众?” “我们在兖州的眼线说,远远望去,十几里都是跪伏的人群,多的无法计数。 青州军中,只渠帅管亥率数千亲军逃走,余众全部受降。” “那些人聚在济水沿岸,呼喊投降时,天上的云层都被声浪冲散,河面波澜四起。” “这几日,青州军各级将领,凡为恶多者,都被曹孟德下令斩杀。” “送来的消息说济水河,已被鲜血染红。” “而另外一些流民,则被登记在册,得到赦免,获赠土地,谷种,允许他们留在兖州耕作。” “曹孟德是在震慑和安抚,杀伐和奖励土地并用。” 汇报的吏员说一句,袁隗的脸色,便阴沉一分。 曹操受降有七八十万众,让袁隗有种眼前发黑的眩晕感。 当下人口最多的是豫州。 其南阳一郡之地就有两百万众。 然而曹操这一次几乎得了南阳半数人口,其中青壮比例还要更高。 袁隗当初支持曹操离开洛阳时,绝没想到短短一年,曹操会从执掌陈留郡,完成到掌握兖州的跨越。 和袁隗一样,收到消息的还有董卓。 董卓更胖了,体型肥硕,如一座肉山。 他迁居长安后,从周边郡县征召大量人口,充实长安。 而长安城的修缮,一直在完善当中,到此刻也只是初具规模。 董卓还发动了庞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出一座城墙般高耸的碉堡,后世称之为郿坞。 这座碉堡,高度和城墙的宽度相等,都是七丈,内外戒备森严。 董卓在其中囤积大量粮食。 这是他给自己建的退路,也叫万岁坞。 他对自己的亲族说:“若形势有利,我就出去称霸天下,若不成功,我就躲回郿坞,不信有人能攻破这座坞堡。” 董卓在郿坞建成后,以其为府邸,多数时间都待在堡垒内,不出去。 不得不外出时,他会披上重甲,走到哪,都带着铁甲卫,寸步不离。 董卓也在关注天下的形势。 群雄纷起,各方都在徐图发展,近乎自立。 当他收到曹操击溃青州军,掌握兖州的消息,亦是愣了半晌。 “掌兖州,得了八十万降卒…” 半年前,曹操还要联合孙坚,来对付他董卓。 现在,曹操收降八十万流民,实力会膨胀到什么程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