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董卓震惊的同时,还生出一丝他自己不愿承认的寒意。 同样在长安,吕布也收到消息。 他在董卓麾下任中郎将,权力比半年前,没有增长,反而有所衰退。 来到长安后,董卓的亲族也全都来了。 董氏一族的人,事事争功,联合排挤吕布和他麾下的并州军,视他们为外来者。 而董卓恶行无数,杀人太多,对周边的人也是越来越猜忌,谁都不信任。 前几日董卓睡醒,正好吕布去觐见。 当时吕布刚帮董卓征剿了一批反对他的人,身上杀气未散。 董卓见了,抓起一件东西便往吕布砸来,说吕布满身杀气,有害他之意。 虽然后来董卓说自己是睡意初醒,认错了人。 两人的关系表面恢复,但吕布心里很不自在。 他当初愿跟随董卓,叛杀丁原,有个内在原因,很少人知道。 就是董卓无子,之前劝降吕布时,便透露愿意接纳他为义子。 当初在崇德殿,吕布改口称义父,就是董卓在实现承诺。 董卓无子,认吕布为子,其中含义,不言可知。 某种意义上,吕布是想继承董卓的凉州军政治遗产。 董卓劝他杀丁原时,也露出类似的意思,认他为义子则是一种承诺的兑现。 但来到长安,吕布被董氏族人,联手排挤。 董卓对他和并州军的倚重,远不如在洛阳时。 当初的期盼,已成为奢望。 现在又听到曹操执掌一州,成为州牧,这种鲜明的对比反差,让吕布心如刀绞。 有句话叫担心兄弟过得不好,更担心兄弟过得太好。 后句话同样适用在仇敌之间。 吕布看到曹操名动天下,就感觉胸口疼的难以呼吸。 恰好甄馨从外边进来,见吕布面容扭曲,像得了大病,吓了一跳,关切道: “夫君可是哪里不适,怎地这般模样。” 吕布心酸道:“锦萱,曹孟德成了兖州牧,还纳降百万。天下人都在传颂其名。我……想我吕布,飘零半生,至今未有机会扬名天下。 曹孟德却已人尽皆知,手掌大权。” 甄馨也酸:“夫郎统重兵,勇冠天下,谁人不知。一时的不顺意,何必放在心上,你总有超过他的时候。” 吕布摇头:“不,世人都是骂我。 我原以为成王败寇,好男儿岂可久居人下,丁原不懂我。杀便杀了,我不后悔。谁想如今曹孟德竟掌了一州之地。 这天下才十三个州啊。” 吕布越说越心酸,差点泪目。 在冀州,袁绍也收到消息。 曹操成为兖州牧,对他来说忧喜参半。 他从出生那一刻,所有接触的人都以他为首。 包括曹操,此前也算是在依附他,需要他的帮衬扶持。 但如今曹操似乎走在了他前边,被往昔不如自己的人超越,袁绍难免失落。 不过两人虽越走越远,但还没撕破脸。 冀州和兖州相邻,曹操掌兖州,很适合成为袁绍的盟友。 这段时间,袁绍同样立起大旗,招揽四方豪杰。 他的声望和号召力,仍是天下最强的那一个。 曹操近年才快速扩张,袁绍却一直是天下的楷模。 他动用自己的号召力,在冀州竖起大旗,招贤纳士,来投他的人,当真多如过江之鲫。 曹操名望渐盛,但他的声望,更多针对的是百姓和中下阶层。 真正的世家大族,其实对曹操是有些瞧不起的。 宦官之后的门第,在汉时大多数的士族眼中,是曹操一辈子洗刷不掉的污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