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准备-《末世血灾》


    第(3/3)页

    如果这个技术能够攻破,那么刘晔所要求的粮食储量就能提前完成。

    种植业是这样,养殖业也差不多。

    古洋在农业方面确实有很大的天赋,他以前去做一个制盐工人,确实被埋没了。养殖业的那些变异牛羊‘鸡’马,已经被他驯得服服帖帖,而且他还专‘门’从中挑选那种产‘肉’多、‘肉’质好的优质品种,以增加‘肉’食比例。

    在末世,‘肉’食是最为重要的食物。没有‘肉’食,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人们无法和变异生物搏斗。

    不过这些食物如果单纯按照他们的原始形态来保存,将会极大地‘浪’费能源,因此人们想出了更有效率的保存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从各个城中残留的书籍中得到的,都进行了二次加工。

    通过干制与提炼,粮食在碾碎机上被‘弄’成了各种面粉。这个由梗子一手设计的食品加工生产线,应该是已知的最大工厂,这其中相当的设备还是直接采用极乐堂的制‘药’设备。

    将粮食碾碎提炼出面粉,和极乐堂制‘药’的物理流程很相像,梗子和古洋他们研究了两天两夜后,就敲定了方案,开始就行修改。

    这套生产线的建成,使得食物的使用效率和存储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也第一次知道原来食物还有这种吃法。

    制成面粉的粮食,在干燥环境下可以保存更厂的时间,占据的空间也不大,而且这些食物的口味比起原来还增添了一种特有香味。

    这时候,铁轨和火车再次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每天火车都呜呜呼啸着,从铁轨上呼啸而过,满载着各种作物用到净土城的食品加工厂,加工后再运到各地的粮食储备场所。

    当然这样的运输虽然效率很高,但是成本非常大。刘晔已经命令大都城、海威市等工业化基础比较高的地方,开始自己建设食品加工厂,按照就近原则直接加工,然后就地保存,这样食物的鲜度也可以保存得很好。

    因为电力的紧缺,刘晔不得不再次拨款分派物资进行电厂的再次建造。吸取了以前的经验,刘晔发现多座小型发电厂能够提供的电量,还是没有一座大型发电厂的多,而且成本看似很小,但实际算下来还是比建造大型发电厂多。

    于是刘晔已经放弃沼气发电池的建造,将它完全‘交’给了民间,沼气发电池的原地简单,成本不大,民间经过培训以后就能很快地着手建设。

    他现在主要专注于火力、水利和风力发电,这三种能源才最能解决目前的电力需求。受到金猊的启发,他也开始把目光放到地热这一能源上,如果发展得好,地热同样能够成为大都国的第四大能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