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刀法-《末世血灾》


    第(3/3)页

    至于逆戟鲸的骨架也没有被放弃,它被浸泡在荒原独产的一种变异植物汁液中。这种汁液是人们偶尔发现,它可以使物品保持原先的状况很久,可称得上是天然防腐剂。

    说白了其实就是在物体表面镀上一层抗氧化剂,帮助它抵抗空气的腐蚀。

    这种植物一惊发现就被用在了制造建筑部‘门’上,使用在鲸骨上面也算合适。

    这样的骨架经过处理后,变得结实而带韧‘性’,而且鲸骨的密度也不低,能够抵得上相当的冲击,用来制造海船的龙骨最为合适。

    尤其是鲸骨质地很轻,比起木材和钢筋来说更加轻便,梗子他们一研究干脆决定以逆戟鲸的骨架为结构原型,制造一艘大型战船。

    刘晔当然对此举双手赞同,他提供一切所能提供的东西,就是要让梗子可以放心无碍地进行研究制造。

    飞鱼号的制造非常简单,已经进入初步量产阶段,再有改进也是局部提高,没有大量提高的可能。

    但是飞鱼号体型过小,进行游斗还可以,却无法进行正面‘交’锋。

    刘晔他们迫切要求一种大型战船,充当海战的中流砥柱。梗子他们也在研究,却因为技术和材料的愿意止步不前。

    即便有全套的技术放在眼前,但梗子他们也要把技术啃透后才能动手。本来想着只要按照飞鱼号的结构扩大十倍就可以,但却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飞鱼号采用的是多种材料,结构虽然相同,但是一旦扩大之后,重心和密度就变得不均匀起来。特别是尾部动力系统的布置,无法稳定地推动船只前行。

    如果非要找扩大版飞鱼号的架构制造航行,根据梗子他们的帮助,船体就会像被刺破的气球一样到处‘乱’窜,然后在动力耗尽后船体四分五裂。

    逆戟鲸的出现却给了梗子他们曙光,逆戟鲸本身的流线体构造就非常适合进行海上航行,它们的骨架更可以承受住海水的压力。

    甚至梗子他们估计,如果其他配套材料问题能够解决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建造一艘潜艇,一艘可以潜到海底的潜艇。

    这样的构想更是让刘晔欣喜若狂,他不遗余力地支持梗子,可说是面前却面临几大问题。

    一个就是船体的材料问题,如果想要浸入海底,骨架可以承受,但是其他的部位却不一定,万米下的海水压强足以让一切坚硬的物体变成碎片

    第二个就是动力问题,海底引擎的正常运作也必须进行改进。

    针对这两个问题,梗子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利用刘晔手中的鲸皮,铺盖在潜艇的表面借以抵消一部分海水压力,另外的压强则由钢和新近研发出来的钢化玻璃承担。

    至于引擎问题,梗子他们决定将芯片中关于潜艇动力的技术攻克下,早日攻占海底。

    没说的,刘晔还是全力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