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悲惨-《末世血灾》
第(2/3)页
海威市的市民也心中‘激’动,要知道这可是海威市建立的第一个钢铁工厂啊。建成的那一天,海威市的港口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争先恐后地前来观看。
不过这个海上造船厂的建立,也使得海威市的电力过载,刘晔不得不‘花’费大功夫,特地引了地下电缆将大都城的风力电源引到海威市那里。
当然,特制的钢铁大风车因此多制造了二十架,以满足海威市额外的用电量。
梗子带领的攻坚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奋力工作,终于将技术难题解决,飞鱼号的生产进入了正式的量产阶段。
按照过去战前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刘晔让梗子手下的人分工协作,同时大力外招工人。因为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只需要工人掌握单一的或是两到三个技能。培训的效率大为提高,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上岗,造船厂的生产率也飞速提高。
看到这个模式比较好用,刘晔马上把它在两个城市之间大力推展开来,不要求系统全面的掌握,只是掌握一到两个技能就可以上工,并且拿到丰厚的报酬。
那些一直闲着的城民终于有了用武之处,全被一股脑地填充进了工厂,每天每夜地干起来。
还好城民们因为修炼了能玄气身体素质都很不错,没有觉得这些高强度的劳动有什么不好的,否则刘晔怕是要被末世的‘包身工’们抗议了。
刘晔还命令大都会不遗余力地宣传:“多干多劳光荣,少干少劳很无耻”的思想,价值观的改变使得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被‘激’发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这么热火朝天的劳动生产,大都城和海威市的生产力,节节高攀,几乎是两三天一个样。
刘晔这么做,可以说已经把大都城和海威市的劳动资源开发到了极限,现在两个城市再没有一个闲置人口,人人有所劳。
这样的状况是战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梦寐以求,却始终无法解决的。公正和效率如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他们所苦恼的。
目前刘晔这么做就是单方面地追求效率所达到的另外一种社会状况,这种状况如果在战前的那些人看来,实在和***没有多大区别。
但也只有在这种状况下,社会的效率才能得到最高体现,当然公正不公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在的造船因为技术熟练,生产效率已经从刚开始的五天一艘船提升到现在的三天一艘船,而且现在不得不降低生产效率,因为船只的过多也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配套人员的紧缺。
这个问题和鹰蝠目前的状况差不多,都是器具够用,但是能够使用的人却不多。
倒是鹰蝠的大批量生产让刘晔欣慰。
主脑改造出了三十只鹰蝠,采纳主脑意见的刘晔,却利用‘春’小麦使得变异蝙蝠和变异黑鹰的***进展得异常顺利。
成年蝙蝠被刘晔他们杀得差不多了,除了小金要成为可怜的种马外,还有一些未成年的蝙蝠也不得不进行所谓的非成年***。
当然对于这些变异蝙蝠而言,讲不讲人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