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七章 年轻人的江湖-《狩奉》


    第(2/3)页

    先前那针对西门闻庆的一拳,被他身旁的小厮狗腿,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刚刚晋升七品养神境的西门小松给挡下了!

    西门闻庆惊恐的从地上爬了起来,向着于青也骂道:“于青也!光天化日,你竟敢当街行凶!你是想死的吧?”

    他的身旁,狗腿子西门小松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两只胳膊不停的颤抖着。

    仅仅是接下了一记重拳,就让他的双手直接失去了战斗力。

    刚刚那一瞬间铺天盖地的强大气势,已经远远不是他这么一个七品养神境的武者可以抗衡的了!

    “光天化日?你该不会是瞎吧!”于青也直接开口骂道,“刚才还没说完,我错就错在,那天踹你踹的轻了!”

    西门闻庆顿时气急败坏的大声喊道:“顾大胜?顾大胜!小松!给我杀了他!杀了他!”

    西门小松浑身开始不停的打摆。

    那种自双手小臂涌入的炙热神意慢慢传遍了他的全身,痛楚、恐惧、杀机等负面情绪不断占据了他的心神。

    “少爷!少爷!我的手废了!废了!”西门小松惊恐的喊道,语气中带着哭腔。

    没有经历过生死战斗的武者,其心性脆弱程度可想而知。

    只不过是在劲意之中融入了一些杀气,就让西门闻庆的狗腿子彻底丧失了战斗的信心。

    于青也不屑的看了他一眼,随后向着顾大胜说道:“让开!”

    对于这个自诩“九招之内一换一,九招之上我无敌”的沧源剑派顾大胜,他的观感并没有坏到哪去。

    武者的神意同样代表着这个人的极其强烈的情绪和信念。

    顾大胜的神意从他出手的那一刻,就锁定在了他的身上。

    在于青也的感知中,同样是半步脱凡境的顾大胜,神意蕴含的意味,有如沧江大浪般澎湃,浩浩荡荡如大江滚动。

    拥有这样神意的武者,其心性不会像西门闻庆那样形式阴秽!

    所以着急赶路的于青也,也不愿意在此与其多纠缠。

    “顾大胜!顾大胜!你他么的还在犹豫什么?杀了他!给本公子杀了他啊!”西门闻庆嘶吼着说道。

    长街两侧。

    有人家听闻厮杀声和州牧府的公子杀猪般的吼叫声,直接熄灭了屋中烛火。

    “让开!”于青也皱着眉头,再次说道。

    顾大胜无言,只是轻轻摇了摇头,然后伸手在背后取下一柄巴掌宽的长剑。

    “半步脱凡?半步脱凡!没想到只是两日不见,你这个青芒山脉下来的少年,已经从七品养神境的巅峰,晋升到了半步脱凡的境界!”顾大胜自言自语道。

    “本来还以为先找你寻那日轻辱之仇,有种倚强凌弱的感觉!现在好了,同境一战!让你们这些山上下来的天才们知道,我山下江湖同样也有天才武者!”

    于青也看着顾大胜认真的模样,皱了皱眉头。

    如果换作别的时候,他或许会心中升起一种豪情,与这个沧源剑派的青年武者战上一场。

    但今晚的危机并非来仅仅来自与此。

    自从从平王府出来之后,那压在他心头的不安感一直未曾驱散。

    还有那不时从左手手腕处传来的温热之感。

    云狩青符的能力本来就带有对危险的预知。

    这种感觉他在山南以南的敌后战场之上,已经经历过了不知多少次。

    也就是凭着这种特殊的直觉,才让他在敌后的凰翼平原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与我为敌,要有死的觉悟!”

    墨衫少年看着握着宽刃长剑的顾大胜说道。

    顾大胜再次轻轻摇了摇头:“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啊!明明你才晋升入半步脱凡,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压迫感?试一试吧!山下的武者,总不能知难而退,我沧源剑派虽然没有问鼎江湖行走的资格,但自从创派之日起,宗门中的前辈从未有过退缩!”

    于青也微微皱眉。

    这样的武者,跟在西门闻庆身边,怎么看都是很违和的感觉。

    顾大胜似乎看出的他的心思,说道:“人在江湖,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于青也,接我一剑吧!胜或者败,都在这一剑之中!是成为你的绊脚石,还是成为你的垫脚石,我顾大胜现在,正式向你问剑!”

    于青也神色微凌,右手紧握一枚墨色兵丸。

    火红劲气流转,黑背银刃长刀被他直接握在手中。

    “小心,会死!”墨衫少年轻声说道。

    长街那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顾大胜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随后身上气势涌动。

    沧浪青白之色的劲意不断在他身上升腾而起,犹如一条激流不断的河水,在黑夜之中快速的涌动。

    “沧浪九重,一剑九式,剑剑相叠,如绵延不断之江河!现在的我,以半步脱凡境可以施展的剑招,在第五重!但我也收不住五重之后的力道,所以于青也,你也小心!”

    顾大胜一边说着,一边向着于青也走去。

    长街之上,不知从哪里传来河水缓缓流动的声音。

    由远及近,由轻微潺潺声,逐渐演变成哗啦流水声,直到激流冲石,坠入高低有别的潭水中。

    “沧浪之六,坠潭之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