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篡代-《晋砺》
            
            
            
                
    第(2/3)页
    满奋,记得否?伊水之滨,阻止“东宫旧人”拜辞废太子的那张大红脸?彼时,他是司隶校尉,算是贾、郭一党。
    他转帆即时,并自告奋勇“奉玺绶”,立马就得了个中书令的衔头——不能叫司隶校尉“奉玺绶”呀,级别既不够,也不成体统呀。
    *
    卫瑾向何天报告过上述消息后,叹口气,“难得陛下听了繁昌公主的劝谏!难得他硬气了一回!不然的话,以河东公主那个身子骨儿——”
    顿一顿,依旧蹙眉,“可是,接下来,会不会?”
    “不会!”何天安慰她,“你放心,目下,孙秀父子,还顾不上河东公主;接下来,他们就更顾不上她了!”
    卫瑾凝视何天,点点头,“希望如你说言罢!”
    “那个张林……是个什么衔头?”
    卫瑾想了想,“卫将军。”
    “没有开府?”
    “没有。”
    “如是,彼人恐怕不会大满意呀!”
    “他还不满意?他原本只是一个小吏!”
    何天摇摇头,“这个张林,跳的如此之高,其实是自比孙秀的,孙秀开府,他不得开府,必有怨怼。”
    卫瑾也摇头,“如是,真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顿一顿,“其实不止张林——他们那一伙人,皆为卿、将,超阶越次,不可胜纪!甚至,下至奴卒,亦有加爵位的!若还不满意,那只能自己噎死自己了!”
    过的两日,新消息传来了:
    新皇帝下诏——
    “天下所举贤良、秀才、孝廉,皆不试。”
    即,不必考试,即可上岗。
    “郡国计吏及太学生年十六以上者,皆署吏。”
    即,做过“计吏”的,有个“太学生”学历的,都可以做官。
    “守令赦日在职者,皆封侯。”
    “郡纲纪并为孝廉,县纲纪并为廉吏。”
    总之,皇恩普降啦!
    何天心说:够疯狂的呀!可是,很快人们就会发现,升官也好,封侯也罢,都不过是个虚衔,并捞不到啥实际的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