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乐极生悲-《晋砺》
            
            
            
                
    第(2/3)页
    这个罪名,于石崇,多少沾点边,石崇虽不是淮南王的人,但毕竟曾经向淮南王进言,对赵王“先下手为强”。
    可是,潘岳就冤枉了。
    甲士上门,他一叠声的喊,“我为赵王写过《贤后赋》!写过《西圣赋》!我对赵王,是有功的!”
    事实上,杀潘岳,不是赵王的意思,是孙秀的意思。
    孙秀和潘岳,有很深的私怨。
    早年,潘岳做黄门郎的时候,孙秀是他的属吏,也不晓得潘岳为啥死活看不惯这个小吏?有事没事,就给孙秀几鞭子尝尝,甚至,以为笑乐。
    或者,这个小吏,矮小丑陋,影衰了我天下第一美男子?
    淮南王既败,赵王自觉天下已无抗手,可以为所欲为了,也就不必再像之前那样招揽名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潘岳是死是活,无可无不可,既然孙秀坚持,那就杀吧!
    之前,潘岳的母亲常常批评潘岳:“汝当知足,何可干没不已乎!”
    干没,钻营求利也。
    载赴东市之前,潘岳稽首大哭,“负阿母!”
    于是,石崇、潘岳,皆族诛。
    *
    消息传到琼苑,所有的人,都对何天“赵胜、淮南败”的预测表示钦佩,他自己,则只慢吞吞说了句,“该加九锡了吧?”
    一点不错。
    不数日,消息再次传来:
    孙秀、张林,宣于朝堂:赵王圣德,拟迹周公,宜加九锡。
    张林,前文交代过,赵王发动政变,彼是内应之一。
    此人原本虽只是个“通事令史”,一介小吏,但也不是没来历的,他的曾祖,是汉末黑山军的大头目、绰号“飞燕”的张燕,最盛之时,麾下号称百万,后降曹操,做过平北将军,封亭侯。
    百官莫敢异议,惟刘颂亢声:“昔汉之锡魏,魏之锡晋,皆一时之用,非可通行!周勃、霍光,其功至大,皆不闻有九锡之命也!”
    靠,你比出“汉之锡魏”“魏之锡晋”,岂非说俺们赵王加过九锡便要篡代了?
    当然,你也没说错。
    张林要杀刘颂,“刘子雅,张茂先、裴逸民之俦也!都是绊脚石,得搬开!”
    淮南王是刘颂的故主,给他加个“奉允为乱”的罪名,顺理成章啊。
    这一回,孙秀不同意。
    刘颂的声望,不是潘岳可比的,再者说了,俺同刘子雅,也没私怨嘛!
    “杀张、裴,已伤时望,不得已而为之也!杀刘,复伤时望,目下,正是大王更上层楼的关键时刻,不妥!再者说了,他这块绊脚石,搬开就好,用不着非砸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