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烈马长枪今何在-《晋砺》
            
            
            
                
    第(2/3)页
    对于东安王的处置,何以如此严厉且紧迫?
    仅次于“忤逆”——就差开刀问斩了!
    于是就有一种说法,东安王的“不孝”,异常严重,不止于东武公劾奏的内容,其中,很可能有绝不宜宣诸于外的情节,朝廷的调查人员转了一圈,便晓得纸包不住火,为免该等情节外泄,为朝廷羞、为宗室羞,乃当机立断,做非常的处置。
    好嘛,司马繇,你骗了天下人几十年呀!
    *
    时已入冬,昼短夜长,晚膳之后,天色已暗。
    自掌灯,何天便端坐府内待客。
    不,他并未同任何“客”约好。
    但到了亥初时分(晚九点),真有客人投剌了。
    一看名帖,心中即道,你总算来了!
    客人三位:
    文鸯、文虎、墨姑。
    三位客人伏地稽首,唏嘘流涕,先是再谢救命之恩,次谢收敛家口之德,再次,谢何侯主持公义,贬斥奸邪。
    何天跪地还礼,黯然说道,“我为德不卒,悔恨不已,这个‘谢’字,当不起!”
    四人围几而坐。
    何天开口,“次骞,司马繇废徙带方,对此,你有什么打算?”
    文鸯微愕:啥意思?
    “请何侯开示。”
    “这件事,”何天缓缓说道,“并非到此就为止了——”
    “其一,诸葛氏必上书为三子喊冤——她若契而不舍,朝廷不能不加理会。”
    “其二,司马繇到底出身近支宗室,他的罪状,到底不是谋反,也没到‘忤逆’的地步,若逢恩赦,回归中原、乃至京师,并不稀奇!”
    文鸯、文虎、墨姑,皆目光一跳。
    何天冷笑,“如是,次骞、阳长,你们能甘心?血海深仇啊!”
    文氏兄弟对视一眼。
    文鸯抬手为揖,“俶、虎愚昧,请何侯明示!”
    何天声音冷峻,“想当年,乐嘉城下,二九少年,烈马长枪,万军之中,出入如无人之境!今日,虎未老,雄风在!而阳长贤伉俪,亦为健者!”
    一字一顿,“废徙带方,押送、随从,不会太多,以三位的身手,取一司马繇头颅,不为难吧?”
    一语惊人!
    三位客人都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文鸯气血翻涌,声音都有点发颤,“真的……可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