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对匈奴的最后一战-《大汉储君》
            
            
            
                
    第(2/3)页
    灌阿一笑,“无妨,代王这人,天生神将,锐气正盛,他在哪个方向,都能打赢!而且他这人运气也好,没准就能生擒冒顿!”
    听完这个部署,张不疑认真思忖了一阵子,也觉得没有更改的必要……只是这一战,也要耗尽大汉多年的积累,如果不胜,那也是伤筋动骨,甚至会动摇天子威仪。
    “你我二人,身为天子辅弼,此一战,就算无功,也要助陛下成就大业,断然不可以疏忽!”张不疑认真说道。
    灌阿怔住,“无功?无功你还怎么封爵?”
    张不疑嘿嘿一笑,“你个大傻子……陛下能消灭冒顿,还用得着受制于高皇帝的誓言吗?”
    灌阿一阵错愕……张不疑这个家伙,还真是个天生的佞臣!
    连吕后的话都能忽略。
    在这个大汉朝,能进入决策圈子的人不多……哪怕贵为三公,也未必就能说了算。
    张不疑回京之后,接任了御史中丞,这不算什么,只是官复原职而已。
    但刘盈给他加了个尚书令,让他总领尚书台政务。
    这一下子,就把张不疑变成了天子近臣。
    除了负责内外通传之外,还可以单独向皇帝提议进言。
    与此同时,刘盈还把当年就设立的三馆交给了张不疑。
    昭文馆、国史馆、集贤馆。
    三馆汇聚天下英才,方方面面,全都有所涉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张不疑执掌尚书台,统领三馆,几乎一下子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权臣。
    相比之下,灌阿是署理太尉府事,名义上的太尉还是周勃,但是刘盈给了灌阿另一个头衔,入内朝,参赞军务。
    这还是大汉朝第一次出现内朝这两个字。
    三公六官九卿……这些传统官职,自然就是外朝的。
    内朝官职,包括几位平章军国重事,尚书台诸臣,以及天子指定的若干近臣……
    眼下内朝诸臣,也就是韩信、张良、张不疑、夏侯灶、吕台、灌阿,这寥寥几人。
    扣去前面两个老的,剩下都是当初刘盈身边的卧龙凤雏……这些小崽子终于长大,能够独当一面了。
    在这一群人里,张不疑资历不错,年纪也大,但可惜的是人缘太差,其余人也不拥护他……所以很明白讲。
    灌阿担负军务,是内朝当中最特殊的一个,也是真正掌权的。
    他最早拟定对匈奴的作战方略,这一次也是由他负责筹谋……刘盈帅军北上燕地,丞相夏侯婴亲自陪伴。
    陈平也随军前往。
    同时还有五万禁军精锐,三千羌骑。
    这一支军团配属四平八稳,骑步并重,老将新人,全都在列。
    如此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丞相离京之后,政事堂交给副相张苍负责。
    由张不疑和张苍联手,操持政务。
    同时升任从岭南调回来的刘敬为御史大夫。
    灌阿继续统领戎政,坐镇关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