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揣奸把猾,灭魏主力!-《蜀汉》
            
            
            
                
    第(1/3)页
    共县在冬日的寒风中更显萧瑟。
    雪花初落,轻盈地覆盖了青石板路,给这座小城披上了一层银装。
    城内,一处简朴却庄重的府邸中,司马懿正襟危坐,眉宇间透露出几分凝重与期待。
    案几上,一封书信静静地躺着,那是甄像的回音,字里行间透露着决绝与希望。
    “吾愿拨乱反正,重归汉国,旧部已驻朝歌南门,望君速遣兵至。”
    简短数语,却如冬日里的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司马懿心中的激情。
    他反复摩挲着信纸,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辉煌。
    “终于。”
    他轻声自语。
    “汉帝伤重,天下将乱,此乃天赐良机!”
    司马懿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纷飞的大雪,心中却是一片炽热。
    自汉帝重伤以来,汉军内外风声鹤唳,各路世家蠢蠢欲动,意图趁乱而起。
    甄像的归顺,无疑是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一个可以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
    他深知,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一旦错过,便可能再无翻身之日。
    “来人啊!”司马懿沉声唤道,声音虽不高,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门外,几名亲兵应声而入,个个身披铁甲,神色肃穆。
    “即刻点兵,随我前往朝歌!”
    准备工作迅速而有序地进行着,马匹的嘶鸣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冬日的宁静。
    司马懿换上了一身厚重的铠甲,铠甲上镶嵌着寒光闪闪的鳞片,映衬着他沉稳而坚毅的脸庞。
    他手持长剑,剑身反射着雪光,如同一道凛冽的寒芒,直指前方。
    出发前,司马懿站在队伍最前端,目光扫过每一位士兵,他们的脸上或带着紧张,或充满期待。
    “诸位,此行我们不仅要迎接甄像将军的归顺,更是要为大魏铲除奸佞,重振朝纲!”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穿透寒风,直抵人心。
    “我知此行艰难,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何惧风雪,何惧强敌!”
    随着司马懿的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出了共县城门,踏上了前往朝歌的征途。
    雪越下越大,天地间一片苍茫,但行军的速度并未因此减缓。
    士兵们踏着积雪,留下一串串坚定的脚印,他们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悲壮。
    夜色如墨,寒风如刀,司马懿率军疾驰在通往朝歌的道路上。
    雪,无声无息地飘落,将大地装扮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却也为这深夜的行军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距离朝歌南门尚有十里之遥,四周却是一片死寂,连平日里应有的斥候巡逻声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马懿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汉军之乱,竟至如此地步吗?”
    他迅速作出决定,唤来麾下勇将戴凌,命其率领五百先登死士,先行一步,探明虚实。
    “戴凌,你等务必小心行事,务求速战速决。”司马懿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戴凌领命,拱手一揖,随即转身,带领五百精锐,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夜色之中。
    风雪交加,夜色更浓。
    五百死士在戴凌的带领下,如同幽灵般穿梭于雪地,只听得见呼呼的风声和偶尔传来的积雪被踩踏的细微声响。
    他们紧贴着城墙,一步步逼近南门。
    戴凌深吸一口气,摹仿起布谷鸟的叫声,那声音清脆而悠长,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突兀。
    不久,城墙内传来老鸦的回应,低沉而沙哑,这是魏军与城中中山甄氏事先约定的暗号。
    吱吖一声,南门缓缓开启,仿佛是冬日里的一声叹息。
    戴凌一挥手,五百死士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迅速控制了南门及其周边区域。
    他们动作迅捷,训练有素,未等城中守军反应过来,便已稳住了阵脚。
    戴凌随即派出一名信使,冒着风雪,向司马懿报告情况。
    司马懿得到消息,心中稍安,但并未有丝毫懈怠。
    他率领大军,紧随其后,冲入朝歌南门。
    然而,踏入城门那一刻,司马懿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异样。
    朝歌城,这座昔日繁华的都城,此刻却如死一般沉寂。
    街道两旁,房屋紧闭,灯火阑珊,连一丝人声也没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