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章 难缠-《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第(3/3)页
    现在他也有三子二女,都是记在太太名下,自小看顾,无一夭折,因此他对自家太太莫氏也敬重,夫妇也能说是相敬如宾。
    “老爷回来了。”陈太太微胖,眉眼柔和,未语先笑:“老爷辛苦了,快请坐。”
    陈县令坐下后,也问她:“今儿我让姜大夫来给太太复诊!”
    他也是会说话的,不说姜家上门是有求于自己,而是说请来给她复诊,就显得自己关心她的身体。
    陈太太听后果然心情愉悦:“多谢老爷惦记,我已经无碍了。”
    又和他说起儿女婚事:“等老大和莫愁成亲,就该轮到老二了,老爷可有合适的人选?”
    陈奕阳,就是吴姨娘的长子。
    当初吴姨娘生下长子后,想母凭子贵,因此陈太太干脆把孩子抱过来养着,又再给陈县令纳了杨氏进门。
    杨氏肚子也争气,进门有喜,年底也生了个儿子。
    偏偏杨氏还谨小慎微,也把儿子送给陈太太养着。
    陈太太也是真的喜欢孩子,干脆把兄弟俩都记在自己名下,让奶娘丫鬟仔细照看,也是费了些心思,把兄弟俩都养的和自己亲近。
    之后她们生的儿女,陈太太就只是挂个名,倒是没有养在自己院子里了。
    为此,她也费了些心思,替长子求娶自家大哥的长女,准备年底进门。
    因为兄弟俩就相差一岁,她又得操心老二的婚事。
    陈县令对她还是很信任的:“还是得太太费心,给老二张罗。”
    两人开始讨论起哪家有合适的姑娘。
    都说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小吏,他来此地已经两年有余,现在外面乱着,吴宁县虽然不是富裕之地,倒也安生。
    正好现在晋安王名不正言不顺,不会调动他们这些小官,他也想多留几年,那二儿媳,肯定是吴宁县富裕人家的姑娘,或者是属下家里的姑娘合适。
    两人商议了几户合适的姑娘,守在门外的丫鬟送茶进来后,又福身道:“老爷,太太,姜大夫求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