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愿山区人民三冬暖,春不寒!(二合一)-《十年寒窗也配和三代人的努力比?》


    第(1/3)页

    为什么选择做洗衣机?

    听到张云舒的问题,罗东山脸上的笑意慢慢的淡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追忆的神情。

    他看着张云舒,轻声回答道: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那时候洗衣机在城里都是一个稀罕物,更别说在农村了。”

    “我们平时,都是手洗衣服的。”

    “夏天还好说,但是,冬天可难熬了。”

    “河水冰凉刺骨,手泡进去,一开始是冰凉刺痛,慢慢的就是失去了知觉,连抓握都做不到。”

    “等到回家,在火上一烤,立马红肿发痒,变成冻疮。”

    “这样的事情,每年冬天都要来上一回。”

    “严重的时候,手还会裂开,流脓,痛苦极了。”

    罗东山的眼睛看着地上的洗衣机,神情中又带上了一丝笑意,道:

    “我洗衣服的经历,是帮着妈妈拧床单开始的。”

    “床单本来就大,吸了水之后,特别沉,能把我的腰压垮。”

    说到这里,吴鹏不懂了,呆呆的问罗东山:

    “叔叔,你家的床单有多大啊?能压垮腰?”

    罗东山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那时候,我也就五岁左右的样子,能有多大的力气?”

    吴鹏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自己五岁的时候,怕是能拿着勺子安静的吃完一顿饭,都要受到表扬的吧?

    结果,罗东山叔叔都已经帮着家里洗衣服了?!

    刺骨的水、流脓的冻疮……

    这些东西,竟然贯穿了罗东山叔叔的童年吗?

    吴鹏心有所感,而罗东山的声音继续响起:

    “那时候年纪小,不仅是冬天洗衣服要长冻疮。”

    “平时也会因为拧不干衣服,导致晾晒时间过长,家里人不能及时换上干净衣服,而受到责怪。”

    “我就觉得,洗衣服是天下一等一的苦事。”

    “后来,有一次,我爸妈带我到城里走亲戚,第一次看到了洗衣机。”

    “我就觉得这个东西特别的好。”

    “不用把手伸进刺骨的水里,也不用费劲的去拧湿哒哒的衣服。”

    “我就缠着爸妈,也要买一台。”

    说起这个,吴鹏叹了一口气:

    “最终没给买吧?”

    罗东山摸了摸吴鹏的脑袋,点了点头:

    “不仅没给买,还挨了一顿打,哈哈~”

    笑声倒不苦涩,而是充满了释怀。

    “后来我才知道,我家辛苦一年,能存下的钱,也就只够买一台洗衣机。”

    “那时候,我觉得洗衣机简直就是天下一等一的贵重物品。”

    “又想要,又不敢问。”

    “直到我工作之后,才用自己的工资,给家里添置了第一台洗衣机。”

    “也是这次选购洗衣机的过程,让我意识到了,洗衣机这样的家庭好物,对于山区人民的收入来说,妥妥的是个负担。”

    “制作一台适合山区人民使用的,便宜耐造的洗衣机的念头,也就萌发了。”

    听完了罗东山的解释,张云舒再看身边的这台洗衣机,眼光突然就不一样了。

    之前她看这台洗衣机,是简陋。

    现在再看,她却能理解它的价值了。

    这台洗衣机,能减轻山区人民的家务劳动量。

    能让农民家中的孩子,能多出一些时间读书。

    用来握笔的手,不用在冰冷凉水的反复刺激中,红肿、发痒、流脓。

    也能让在地里操劳了一天的大人们,回到家中,不再费劲洗衣服。

    可以多出一点睡觉的时间,恢复体力。

    这和林老师说的一样。

    用科技,真真实实的改变人民的生活!

    孙薇和吴鹏,听完事情的始末,久久不能言语。

    洗衣机,对于他们来说,好像是天生就应该存在的东西一样。

    但是,在山区,还有很多的家庭用不上。

    之前,他们从未在意。

    甚至也能“入乡随俗”,开始用手洗衣服。

    可是却没有想过,现在不是冬天。

    到了冬天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归家了。

    用冰冷的凉水洗衣服的痛苦,这辈子都可能体验不到。

    吴鹏叹了一口气,小声的对孙薇说道:

    “孙姐,我平时好像没心没肺惯了,啥都不会想。”

    孙薇拍了拍吴鹏的肩膀,也有些惆怅:

    “不怪你,我也没有想很多。”

    说完之后,她看着不远处峰峦叠嶂的大山,叹道:

    “看来,帮助山区人民这件事,任重而道远啊!”

    “不仅要学,还要学会观察!”

    吴鹏顺着孙薇的目光看了过去,没有说话。

    而在直播间,观众们也是心有所感,纷纷感慨。

    “原来洗衣机的背后,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