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很快,父亲就抗来了家里唯一的一杆秤,大称杆,大秤砣,需要两个人前后扛着,才能称重。 现在还没有电子秤,家家户户都是这种老称,用起来费劲,不过撑得重量很大,杀年猪的时候,连猪都抬得起来。 钩子将麻袋一钩,两人前后一抬,调动秤砣,很快就称好了第一袋。 “五十四斤六两,一共是八块一毛九,五婶,我给你八块二。”说着,江年从兜里掏出一沓钱,一块两块的数着,将数好的钱,递给五婶。 “嘿,真没少卖。”五婶接过钱,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 平时没什么收入进账,这一进账就八块多,心里能不高兴吗? “到我了,到我了。” 李婶已经等不及了,伸手招呼着,看别人输着钱,心里直痒痒…… “四十五斤,六块七毛五。” “怎么才四十多斤,我这麻袋可比她的大。”一听才四十多斤,李婶有些不能接受,自己上前看了一眼称,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 “你那麻袋是大,但是装的不实称,我采的时候装不下,可没少往下按,你肯定没我的重。” “哎呀,放心吧,江年还能骗你?” 其他人也纷纷说道。 李婶这才接过钱。 紧接着,将其他两家的也全都称了重量,一个四十三斤,一个五十九斤,四家加一起一共201.6斤,一共花了江年30块3毛钱。 几个人手里拿到钱,脸上全都美滋滋的,附近也有不少人闻声赶过来,见江年收榛子,几人都没少卖钱,都有些心动。 毕竟,平时谁家也进不了几块钱。 “江年,这榛子明天还收吗?” “是啊,你这收榛子怎么不声不响的,要知道你收,我们也上山去采呀。” “收,大量的收!” 江年没有丝毫犹豫,继续说道:“你们采吧,采了我都要,一斤一毛五。” “那行,明天我就上山。” “这下好了,明天卖了榛子,给孩子买肉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