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圣者对辩-《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第(2/3)页

    “道友可曾听闻我佛释迦牟尼成佛典故?”悲远法师又问道。

    “愿闻其详。”莫川摇头。

    众修亦竖起耳朵。

    此时,已经没人在意这场对辨的不合规矩,所有人皆兴奋的溢于言表。

    须知,此乃贤者对辨,足以载入史册!

    若能领悟一二,于修行必然大有裨益,这让众修如何不喜形于色?

    悲远法师微微一笑,平静叙述起来:

    “我佛释迦摩尼成佛之前,乃悉达多国王,曾立下宏愿,救苦救难,善护众生!”

    “一日,一只鸽子被老鹰追赶,悉达多见状,护入怀中,老鹰索要不成,问说:‘鸽子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是命?你救了鸽子性命,岂不是要害了我的性命?’”

    悲远法师讲到这时,莫说佛门弟子,便是莫川也恍然大悟。

    原来是佛门经典割肉饲鹰的故事啊?

    心中恍然之际,亦生几分震动以及明悟,隐隐猜到了悲远法师的遮破角度。

    “悉达多闻言顿觉有理,但又不忍伤害鸽子,便取来天秤,一端放着鸽子,一端割下自己的肉,放入其中,以示公平。

    不想,悉达多无论割下多少肉,都无法使天秤平衡,至肉尽,方有悟,舍身端坐于天秤中,秤终平。

    至此,悉达多得证智行,功德圆满,证佛陀果位。”

    这个故事,佛门众僧耳熟能详,但每人体悟各不相同。

    有人看到众生平等,便是佛陀也与鸽子等价;

    有人看到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亦有人品出怨亲平等,无我无私。

    但经过悲远法师的阐述,以及联系到那“杀生为护生”之说,众僧隐隐似有新的明悟。

    “杀业之上无余罪,十不善中邪见重。道友杀生护生之言,于念之初,便是谬论,众生平等,岂有杀之为护之理?”

    “依贫僧之见,道友之说,应为‘杀我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此言一出,大榕树荫下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少顷,震耳欲聋的叫好声,沸反盈天!

    “妙极!妙极!”

    “好好好!”

    “此辩当如六祖之于神秀,更上一层楼也!”

    好一会儿,欢呼声才逐渐止住,悲远法师不悲不喜,又道:

    “佛有六度,前五为福行,第六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证理,渡生死海也。”

    “道友杀生之举,亦为智行有亏之果。宛如愚人放陆龟归海,送夏虫还冰,假若道友有所发现时,能禀告功德司,不仅救得了众生,亦无杀生之祸,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众僧闻言再起欢呼。

    “悲远智者不愧是功德司同知,此辩甚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