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矮的譬如孩儿弟,则由少年顶起,刚到大人胸膛。 一个个皆脑袋硕大,威严肃穆,不怒自威。 孩子们远远瞧着欢喜,待神偶至近前,一个个又胆怯畏惧,只敢躲在大人身后,敬畏瞧着。 当然,更大一些孩童,则欢喜得绕着神偶们跑前跑后。 满眼艳羡。 只觉得长大了,要是也能顶一回神偶,那该多风光? 是啊,风光啊! 扶鸾老道坐在轿子中,瞧着道路两旁,早已得到报马仔提醒的百姓们,或焚香膜拜; 或放鞭迎送,以表虔诚。 心中便是激动不已。 ‘香火之道,谶言为引,莫非……民众所拜,乃是神位,而非个人?’ 扶鸾老道瞧着那一张张虔诚祭拜面孔,以及那涌入体内的滂湃香火,思绪恍惚间,已然有种证道神位之感。 不多时,他瞧见一名抱恙乡民,虔诚跪在道旁,祈求福气降临。 心中一动,连忙谨遵祖师爷旨意,吟诵祖师爷名号。 声落,一股玄奥力量,从他身周香火中涌出,扑向那抱恙村民。 神轿过,乡村依旧虔诚叩拜。 恍不知疾病已去。 “这……” 这一幕,令扶鸾老道愈发震惊:“难不成神话传说都是真的?可以前,怎么没瞧见过?” “还是说,祖师爷已然位列仙班?” 在扶鸾老道振奋且疑虑,彷徨且震撼中,日游神队伍巡至黄昏,这才返回乡祠。 英烈侯十一使节、林公、忠义侯、矮仔爷……等等神偶立于门前,恭候主神爷先入乡祠。 按照游神规矩,接下来便是祭祀刈香环节。 再其后,还有夜游神。 乡祠内,由各家各户凑出的祭品,一一供上,不时传来大人呵斥稚童声音。 “不要乱动祭品。” 一名名稚童只能咬着指头,眼巴巴瞧着满桌丰盛,先等神明享用。 扶鸾老道瞧着有趣,心中倏然想起玄云、望生。 他们要是在这里多好啊! 不知是希望弟子们,瞧见师傅如今威严一幕? 还是希望他们也能热闹一场? 亦或者……两者都有吧。 待祭品摆上,青壮忙着接下来夜游事宜,妇人们则挨个神偶前,祭祀刈香。 他们先祭自家供奉神偶,然后再祭其他神偶,最终至主神爷面前。 不尽求灵验,但只求心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