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拍一部充满象征意义的影片是需要极强的功力的,而从无极来看,陈大导显然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宁昊接着道:“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他的真实水平?” “…也不是…他的水平还在的,《无极》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了对世界观和故事细节的解释,让人不理解…” “所以,我说《无极》是烂片!” 沈旭东插话:“《无极》作为国内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但是电影的基本素质——叙事以及人物塑造上做得极差,叙事主线不明、分线莫名其妙插入,还起到剧情导向作用,再配上脸谱化的人物塑造… 所以才会造出上映时频频观众笑场出戏的效果。寓意、影射、哲学、人性象征我都懂,第一次看就懂,真的不高深,就是觉得你都脸谱化人物了,道理都写在脸上了,干嘛还非要故弄玄虚说话说一半?” “试图用华丽的寓言式的台词讲道理,结果道理都太浅显,所以形成了故弄玄虚的感觉…” “对对,就是这种感觉,如同空中楼阁,情节虚弱,外表却浮夸至极!” 宁昊补充一句:“陈大导在《霸王别姬》里达到一个顶峰。但他后来被孤立了,他身边没有讲真话的人,所以,要娶一个好的老婆!” 沈旭东看了他一眼,然后道:“…你接受采访的时候,不要说这种话!” 宁昊笑了笑:“…我又不是傻子!” 呵呵——这句话就是《石头》之后,宁昊接受采访时候说的! 其实就是团队不行! 从《无极》开始,陈大导每部电影基本上都是每次临时组建一个班底重新磨合,这样做试错风险极大,一个好导演必须有成熟默契的固定班底! 徐克有施南生;冯晓刚有王朔、刘震云、葛优;王佳卫有杜可风;张艺谋御用美术、摄影… 陈大导有谁呢? 就一个陈制片! 陈夫人的制片能力说一句击穿底盘不过分吧? 团队不行,导致总是前面血脉喷张,后面就疲软,所以后来有了“半部大师”的雅号。 《无极》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几个特效镜头做的多粗糙毋庸讳言了吧,当时是找了一家香港公司外包的,因为制片人觉得“便宜”“价钱比好莱坞制作公司少一半”… 制作人当然要抠,那是为了花在刀刃上,但是刀刃上也抠搜真的让人不知道说啥才好了。 跟他合作快十年,后来被踢走的执行导演张进战就说了:“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无极》里面那把拍成特写镜头的刀,竟然是把木头刀!以我跟他合作十年的经历,他不会容忍这样的错误啊。” 陈曦扯开话题:“算了,不聊《无极》了,《石头》准备六月上映,下一部作品准备好了吗?” “…我想把之前写的《银牌车手》的剧本再整理一下…” “那什么时候才能拍?” 宁昊琢磨一下,然后道:“估计要等到年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