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先进动力战斗机(下)-《天兵在1917》


    第(3/3)页

    改进了发动机的不仅仅只有雅克-3,已经投入生产的拉-7也开始换装功率更大的Ash-71发动机。前面说过,历史上这种十八缸星型活塞是超级坑爹,进化成为Ash-73之后才堪用。但是这个时空因为有李晓峰的干预,Ash-71的性能尤其是可靠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前面苏霍伊设计的苏-6就采用这种发动机,而此前一直用Ash-82系列发动机的拉沃契金也看上了这种大功率发动机。经过简单的试飞,就将其用在了拉-7的生产中。

    不得不说Ash-71确实是个香饽饽,盯上这款发动机的不光有苏霍伊和拉沃契金,另一边生产轰炸机的图波列夫也看上了这款发动机。准备将其用在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上。

    其实历史上也是图波列夫首先在山寨版B29也就是图-4上首先应用Ash-71的改进版Ash-73。根据对比试飞,苏联版本的B29比美国原版的早期型B29还强点,至少发动机上是强点。

    美国人最初在B29上使用的莱特旋风的R3350星型发动机可靠性相当的有问题。原因很简单,星形发动机靠空气冷却,而其气缸环绕在传动轴四周。一般是5个、7个或者9个围成一圈。

    星型发动机气缸多了发动机直径自然也就大了,然后空气阻力就大。而且圆周的空间是有限的,气缸越大一圈能容纳的气缸就越少。如果还想增加气缸数量,办法是在第一排星型气缸的后面加第二排。

    你想想,气缸要靠风力冷却,自然是第一排迎风的气缸散热更好,而后面那排气缸散热肯定没第一排那么好。最极端的是二战末期美国弄出4排28缸发动机给B-36远程轰炸机用。显然4排散热会相当困难,而且B-36为了增加航程螺旋桨放在机翼后面(其实其发动机反着装)导致设计中最耐热一排气缸放在最前面,最不耐热的气缸在最后面最热的地方,结果经常着火。这就有了B-36被戏称的6台发动机两台在冒烟。两台在着火,另外两台已经烧毁了。

    而最初版的B29就也是多排星型发动机,其气缸始终面临着过热的问题,美国人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换了一款更好的四排28缸的R4360。

    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当然可以这么干,而苏联就没有那个底气了,只能吊死在ASh-71这棵树上,死磨硬泡搞出了ASh-73。比较有意思的是,当美国人得知苏联山寨了B29时,表现得很轻蔑,认为苏联的山寨货一定不如他们的正版。不过实话实说。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因为图-4还真比早期型的B29强,原因就在发动机上。

    早期型的B29用的是18缸的R3350,不光是可靠性有问题。最大功率也只有2200马力。对于庞大的空中堡垒来说,这个动力是有点不够的。而苏联的图-4用的是ASh-73,最大功率2400马力,比R3350强一些,自然的图-4的性能也就好一些。

    只不过美国人始终认为ASh-73就是R3350的复刻版,始终瞧不起俄国人。-73和R3350没啥关系,虽然两者都是18缸星型发动机,但俄国人真没山寨R3350,其技术源头是ASh-71。当然如果美国人硬要说ASh-73跟他们有关系,那也能给ASh-73找一个美国爹,毕竟这一系发动机都源自莱特旋风的九缸发动机。

    言归正传,当拉-7换装了ASh-71发动机之后,性能是直线提升,毕竟ASh-82FN发动机只有1850马力,而ASh-71是标称2400马力,当然实际上因为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问题大部分产品都达不到这个功率,实际使用功率在2100马力到2200马力之间。不过这对拉-7来说也足够了,增加的马力数将其最大速度提高了30千米/小时样子,足以跟F-190D一较高下。

    更何况性能更好的拉-9投入生产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和拉-7稍有不同,拉-9将换装性能更稳定的ASh-73,最大功率能维持在2400马力的水平。哪怕是拉-9增加了起飞重量最大飞行速度依然较拉-7有小额提升,对拉-9来说唯一的问题是ASh-73的寿命很不理想。好在红军对飞机的寿命并不是特别在乎,也就凑活着用了。倒是伊留申被坑得挺惨,其设计的伊尔-18(老)客机因为采用了四台ASh-73,导致经济性相当的糟糕,直到差不多过了十年全新的涡桨发动机诞生,新的伊尔-18才找到了活路……(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红太阳、阿库拉级核潜艇观察员、老学生和尤文图斯同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