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招贤馆与郎中学院-《三国之九原虓虎》
第(2/3)页
先前吕布便答应了华佗,将来会成立一所郎中学院,叫他教授郎中从而达到行医救人的目的。
如今手头的事都忙完了,吕布自然不会食言。
而且成立郎中学院对吕布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情,在这个感冒腹泻都会死人的时代,吕布深知郎中的重要性。
这年头可没什么抗生素,若是病了,一般的郎中就给开点草药,能救过来就算治好了,救不过来,不好意思,找张草帘卷起来埋了吧!
一般行医救人的郎中都懂得用草药治病,当然了,那些江湖骗子除外。
但懂得针灸的郎中却是少之又少,像华佗这样能开刀动手术的郎中更是凤毛麟角。
放眼这个时代,当得上“神医”一称只有华佗和张仲景二人,再都找不出第三个来。
不说别的,单是郎中学院培养出几百名随军郎中来,这便能挽救无数幽州军士兵的性命。
古代战斗死亡率比较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打的太激烈太血腥,而是伤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死者。
缺胳膊断腿了就在那硬挺着,血哗哗往外淌,死亡率不高才怪!
所以成立郎中学院,已经是吕布需要提到日程上的任务。
郎中学院成立后,吕布任命华佗为院长,任命孙思邈为副院长,并命他二人着手安排一批医术过硬的郎中授课,毕竟不能叫他二人事事亲力亲为。
……
这日,吕布的招贤馆正式“挂牌营业”。
招贤馆成立之前,吕布便派锦衣卫广发招贤令,招纳天下英才。
文臣也好,武将也罢,甚至是三教九流,工匠郎中,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皆属于吕布的招贤对象。
不论出身,不问家世,这不拘一格的招贤方式使得许多人才前往蓟县,希望借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连个别战国时期的百家后人也报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蓟县的招贤馆碰碰运气。
其中不乏有手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吕布皆是给予其优厚的待遇,并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工作。
不少能工巧匠本以为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出头之日了,此时“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虽然没发展到今后那般,但却仍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的胸口上,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