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一来就给予重任-《唐朝好岳父》


    第(3/3)页

    特别是对于那一些原本平民出身的士子面色更是不敢置信。

    可是事实话就是如此,可惜的是他们和现在太子可是不熟悉。

    当初那几位熟悉的,都已经十多年的时间了。

    可以说对于四皇子印象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因为人是会改变的。

    导致了现在就算想要知晓李泰的信息同样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少朝臣同样有子嗣要参与科举。

    不过之前已经有了规定,若是有子侄参与的。

    那么该朝臣就不能参与命题之中,以保证公平。

    要知晓很早时候一些朝臣便发现了,从科举更能脱颖而出。

    哪怕是就读于国子监,同样有不少二代参与科举。

    特别是这一些人都是心高气傲的主,自然希望能够像自己父辈那般。

    而之前国子监和书院的对比,更是让这个比例大幅度上升。

    有才华的人,不管什么身份,都希望通过科举证明自己。

    因为得到的关注是不一样的,不过这一次的话,同样不少人认为是机遇。

    很明显不少人看出了陛下的意图,就是让太子培养班底。

    那么就是为了未来做准备了,若是现在能够投身太子麾下的话。

    那么未来得到的机会无疑更多了一些。

    甚至还有可能现在太子的心腹,那么日后朝堂必定是有一席之地的。

    位极人臣的话,并不是不可能。

    不少大臣和世家同样能够看出这一点。

    原本不准备参与这一次科举的士子,纷纷被赶鸭子上架了。

    瞬间秋闱的人数暴涨了起来,甚至这个数字的话还在不断增长。

    因为现在消息还没有传递多远,还没有传递附近。

    路途远的话,肯定是来不及的,但附近的话还是来得及的。

    有意思的是,原本参与出题的几位大臣,退出了一半之多。

    最后李世民考虑还是让人补上去,并没有为难这一些人。

    若是这一些大臣子弟真有才能的话,那么给一个机会同样无妨。

    反正受益的都是李泰,人才的话李世民从来都不嫌多。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