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瞩目-《南明工程师》
            
            
            
                
    第(2/3)页
    满达海撇撇多尔衮,心道您到底是那一边的?
    “下面的人已经按我的吩咐,筑了壕沟木栅,明军要冲过来必然费事,如对付尼堪那般对付我们,就没有那么容易,咱们且先休息,走了这一路,儿郎们都累了,待过得一天两天,再去攻关。”多尔衮笑着把一个杯子递向满达海:“来,喝口茶,明朝皇帝极为享福,我们也学着点,这茶叶可不便宜。”
    满达海赶紧躬身攻取,恭敬的接过,端在手中,慢慢饮了起来。
    确实不错。他这样想到,不禁怀念起北京城里那俩房新招的汉族小妾来。
    ……
    王欢站在石岭关上,手里捏着一架单筒望远镜,立在雨中,遥望着层层叠叠山峦深处。
    这时代的望远镜,叫做千里镜,最初出现在大明,还是大明天启六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携带着刚发明不到三十年的这玩意儿从德国坐船来到中土,进献给皇帝,一时间惊为神物。
    当时徐光启本想仿制,却因为玻璃手艺不过关,造不出来,只好作罢。经过这么些年,南方澳门一带却已经多了不少,红毛鬼的船上流出不少这类洞东西,王欢手上这具,就是永历帝派来宣旨的中官给他带来的赏赐。
    “退了。”王欢收起镜子,随手抛给马万年,咧咧嘴角:“鞑子是不是傻?真以为这样我们就会上当?”
    马万年像爱惜自己的婆娘般小心的接过千里镜,用袖子擦擦镜筒,然后贴身放进一个布包里,揣在怀中。
    李廷玉毫不在意的答道:“不过大人,将计就计冲出去杀一场也不是坏事,兄弟们都憋坏了,堂堂男儿哪里能忍这种鸟气?”
    李定国笑道:“前几天不是才出去杀了一轮吗?怎么又憋坏了?刘泽清的脑海还挂在城墙上,那可做不得假,再说了,陪着大人守在这边的可是我,憋坏的应该是我才对吧?”
    李廷玉叫道:“你性子淡,木头一样,跟马新田一个德行,憋不坏的。他杀人时都没有表情,看、看、看,就跟现在一个样!”他手指乱点,喊道。
    马新田站在王欢身后,一张没有表情的脸上雨水流畅,连一丝波澜都没有,如果不是面色还是红润,旁人恐怕会以为这是一具站立的死尸。
    听着李廷玉的抱怨,马新田难得的动了一下,耸了一下肩膀。
    脸上依旧没有表情。
    李廷玉只觉浑身鸡皮疙瘩乱起:“你们看、你们看,他现在连身子都懒得动了,只是耸肩膀,再这样下去,马新田我告诉你,你就会变成庙里的泥塑菩萨了!”
    王欢也看过去,心里暗叹一声,马新田本就性子沉稳,跟着自己之后,越发的不喜言辞,只是默默的学东西,渐渐的要变成活死人一样了,王欢怕他心理出问题,跟他聊过几次,每次他都说:出了四川,看到天下凄惨模样,方才明白,大丈夫立于世间,是有责任的,乱世当道,说而无用,唯有力量至上,多说不如多做。
    这是典型的看多了杀戮和悲惨之后的后遗症,后世有心理医生,这时候可没有,王欢也不可能天天给他做思想工作,只能有时跟他聊聊,让他心理平衡一些,多了的就没有办法了。
    乱世纵横,有人死有人生,有人看透了生死轮回,有人淡薄了功名利禄,有人愤而求死报国,有人忧而济世救民,孰对孰错,谁能说得清呢?
    王欢拍拍手,把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来,沉声道:“鞑子既然来了,今天不过是试探,过两日才是正式的开战。诸君留心,此战多尔衮亲至,压力不比从前,鞑子兵多,天门关和两岭关也有鞑子兵去了,可能我们会面临两面临敌的窘境,这弹丸之地,已奇险无比。”
    他转过身,面向关外水雾蒙蒙的天地:“勇者存、有志者生!我王欢站在这里,就没有想过能不能活着回四川,不过无论生死,与诸君一起,能将多尔衮逼到此等地步,也不枉一世为人,我们再加一把力,这汉家江山,就将重生于我等之手,到时候驱逐鞑虏于长城之外,于山海关登高畅饮,岂不快哉!”
    雨中的众人齐声欢笑,对面临的危险不以为意,意气风发的伫立在王欢身后。
    西风烈,
    霜晨月,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
    远在千里之外,肇庆城内,瞿式耜等一众文官正在水月宫大殿里争吵不休,焦链等武将茫然站在一侧,不知所措,李成栋派来的副将杜永和冷眼旁观,不发一言;金銮殿上,永历皇帝无力的高坐,以手撑着下巴,一会儿看一看争吵的群臣,眼神空洞而悲凉,一会儿又面带希冀,看向北方,那里是一堵墙,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却盯着那里看,乐此不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