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炮火下的血-《南明工程师》
第(2/3)页
“一举攻下?”王永强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继续咆哮道:“西安城你以为是延安府吗?咱们这人虽多,却都是些不中用的货色,壮壮声势可以,真要上阵,根本不是清军对手,别人不知道,你作为我军大将,难道也不知道吗?你这个冒失样子,如何堪得大用?”
王永镇被骂得灰头土脸,自知理亏,只得灰溜溜的低着头不做声。
高友才见四周人多,赶紧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镇帅不必纠结,王将军自会吸取教训,第一波五千人上去了,我们快看攻城吧。”
这提醒了王永强,他狠狠瞪了亲弟弟一眼,扭头朝西安城看去。
此时的西安城头,已然严阵以待。
一尊尊铁炮铜炮,都已经褪去了炮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外的开阔地,神色紧张的辫子兵们跑来跑去,将一颗颗圆滚滚的实心弹丸抱上城头堆在一处,一桶桶火药小心的放在稍远处,派人看管着。
弓手、鸟统手在擦拭着手中武器,一张张厚木板制成的挡箭牌被长绳吊起,遮挡在他们头顶,弓手身后,手持盾牌短刀的肉搏兵身披铁甲,静静的候在垛口下面,而更多的铺兵们,则在准备着礌石灰瓶之类的东西,守城时这些玩意儿很管用。
烧开的铁锅里,沸腾着的金汁正在散发着恶臭,捂着鼻子脸上绑着布巾的清兵用心的添着柴火,保持着粪水烧开的状态。
金汁的臭味和夏日里人们身上的汗水味儿混杂在一起,让本就人影闪动忙碌紧张的城头更增添了临战的危险气氛,孟乔芳站在西安城内最高的制高点---可以俯瞰全城的钟楼上,手搭凉棚眺望远处。
一片乌泱泱的人潮,正翻滚着从数里开外的陕北叛军营地里开出来,乱哄哄的朝北门而来。
“来了!”孟乔芳暗自念了一声,抓着木栏杆的左手紧了一紧,但随之又松开了:“嗯?人数不多啊。”
五千人的流民队伍,从远处鸟瞰,并不显得特别多,与远处庞大的人流比起来,仿佛沧海一粟。
西安城外,有一条宽大的壕沟,壕沟宽一丈、深两丈,距离城墙十丈远,本有河水灌之,但崇祯年间大旱之后,引水的河道干枯,无水可用,就变成了护城壕,孟乔芳派人在壕中遍插尖锐树枝,掉下去就得万箭穿心。
这五千人头阵,每人都带了一个布袋,袋中装满了泥土,用作填壕。
王永强和孟乔芳,不约而同虽远隔数里却都把目光投在了这五千人身上。
在两人的目光注视下,西安城头上腾起了第一股烟雾。
“轰!”
率先发出轰鸣的,是射程最远的红夷大炮。
西安城头,有两尊大明朝留下的红夷大炮,孟乔芳一股脑的把他们都弄到了北门来。
口径四寸有余的大口径红夷大炮,每轰鸣一次,就能将足有二十斤重的实心铁弹射出去三里地开外,铁弹着地之后,还能蹦跶着继续向前跳动,直至力竭为止。
那硕大的铁弹,飞行在空中,几乎肉眼可见,剧烈的呼啸声带来的恐怖压力让每个人都胆战心惊,五千人前冲的队伍,阵型并不十分密集,饶是如此,第一颗铁弹依然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人的反应速度再快,也快不过火药射出来的炮弹,第一个被砸中的人,整个上半身顿时化作一团蓬飞的血雾,叫都没有来得及叫一声。
铁弹一路碾压,打出了一条血路,在这条直线上的无论人还是物,纷纷被砸成了齑粉,偶有运气好的,被铁弹擦身而过,带走了一条胳膊或者腿,痛苦的躺在地上嚎叫打滚。
剩下的人无暇顾及,他们在跟着一起冲锋的几个兵士喝骂下,不管不顾的继续向前奔跑,壕沟已经近在眼前了,再跑几步,就能丢下背负的泥袋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