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谋事在先-《南明工程师》
            
            
            
                
    第(2/3)页
    许铁柱居然没有骑马或乘轿,紧跟着轿子旁边,为陈奇瑜扶轿,从码头到县城,路途并不短,他贵为知府竟然放下架子为陈奇瑜一路扶轿到了县城。
    许铁柱也许没什么感觉,他年纪轻轻却过惯了苦日子,为心中偶像扶一回轿子感觉理所当然,但落在陈奇瑜眼中,却是大不相同。
    “年少得志而不轻佻,难得;尊老敬长而懂礼仪,更是难得,孺子可教。”陈奇瑜在这一刻,给许铁柱下了判言,并且不自觉的将许铁柱与王欢作了对比,心中默默权衡了一番,更觉得许铁柱比王欢还要合他口味。
    他并不声张,只是看了看许铁柱汗流浃背的样子,就放下了轿帘,一句话也没有说。
    轿子一路进了奉节城,开路的亲兵们大声吆喝着,排开热闹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很是费力的挤出一条路来,进了城内中心处的知府衙门。
    落轿进入后衙,许铁柱早已收拾出一套三进小院子来,青砖黛瓦,假山小亭,素雅而不失精致,很有江南风情,陈奇瑜却无心欣赏,直接进屋疲惫的坐上了圈椅,圈椅下垫着一个软绵绵的垫子,让他倍感舒适。
    三天舟船劳顿,虽顺风顺水也让这位老人有些吃不消,许铁柱很知趣,也不多叨扰,向随行的陈琨交割了院中仆役,就向陈奇瑜告了罪,退了出去。
    待他一走,陈奇瑜原本懒软软的眼皮一下就睁了开来,眼泛精光,示意陈琨驱开仆役,关上房门。
    “这位许知府,你可知晓他的来历?”陈奇瑜问陈琨道。
    陈琨与孟知雨同为大明读书人,孟知雨是个举人,陈琨还中过进士,两人脾气相投,很是熟络,从孟知雨口中,陈琨也多少得知了一些王欢身边人的底细,作为王欢亲如兄弟的许铁柱,当然陈琨也知道一些,立刻说了出来。
    陈奇瑜听得仔细,不住点头,陈琨言罢,他才摸着长须若有所思,自语道:“原来如此,父母不存,出身贫苦,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刻苦善学,方能在小小年纪做到这个地步,很不错。而且与鞑子有切肤之恨,又和朝廷并无刻骨的仇,如果好好教导,也许于朝廷不失为一位干才。”
    陈琨听他言语,不禁附和道:“大人,许知府能从一个小小流民,短短一年间师从小吏,由乡里荒村到县城府治,善理民情精通民政,如今不到双十年华,就为一方知府,管辖境内近十万民众,的确值得夸奖。”
    陈奇瑜微笑道:“为官理政,无为而治即可,关键是看他背后是什么人。许铁柱的施政方略,王欢早已替他拟好,他只需依样画葫芦就行了,而且夔州军百战无敌,只要他不乱来激起民变,当知府也没有多大难度,有王欢这尊神在,许铁柱知府任上很简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