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悲寺-《南明工程师》
            
            
            
                
    第(2/3)页
    语气很轻,却说出来显得霸道无比,意思很明白,三省总督不过是个笑话,靠的还不是下面这些总兵,我王欢要你当就能当,不要你当,从哪里来就滚回哪里去。
    王应熊脸色青白交加,额头青筋乱冒,杵在哪里气得几欲发疯,却又不敢发作,因为王欢说得很对,他这个三省总督,以前靠的是曾英,曾英一倒,还能靠谁呢?必然是打倒曾英比曾英还强大的王欢。
    自己在贵州那点人马,说出来都不好意思,全是土匪招安的杂兵,欺压百姓还可以,一旦上了战场除了逃就没在行的了,如何能依靠?
    所以王应熊站了一会,生了半天闷气,最后只得悻悻然坐下,尴尬的端着许铁柱重新上的一杯茶喝水。
    “大人真乃俊杰也,末将刚才唐突了,还请大人恕罪。”王欢待他喝了一口水,这才假惺惺的拱手说几句场面话。
    “哎呀,王总兵说哪里话,王总兵性情如火,刚直不阿,正是本朝栋梁啊。”王应熊把杯子一放,眨眼间就换了一副春风笑脸:“有话直说,乃武将正道,本督就不喜欢那些花花肠子,弯来绕去酸气四溢,你很对本督的脾气啊。”
    王欢喜道:“既如此,大人如不嫌弃,不诺末将敬大人为兄,以后你我兄弟相称,岂不美哉?”
    王应熊脸上明显抽动了几下,他已经年近六十,而王欢不过十七八岁,两人互称兄弟?
    不过王应熊就止住了脸上异动,展颜道:“好啊,老是总兵总督的,显得生分,你我投缘,正应该亲近亲近,好,王老弟,哥哥今后就称呼贤弟了。”
    两人互相叫了一回,一齐大笑起来,融洽的笑声在厅中回荡,仿佛刚刚剑拔弩张的紧张是黄粱一梦。
    许铁柱后脊梁上冷汗淋漓,低着头不敢发声,心中毛骨悚然,暗道这才是老狐狸啊,谈笑间就议定了利益交换,大明亡的不冤。
    ……
    四川成都府,成都城大悲寺,夜。
    大悲寺位于成都城北,建于晋代,有雄殿三进,禅房成排,是一处较为知名的宝刹,原本寺名不是这个,传言唐时明皇避难川中,曾经在这里为马槐坡香消玉损的杨贵妃设灵位寄相思,夜夜悲声痛哭,故而改名大悲寺。
    此刻的大悲寺中,住有近八千人,整个川中以西的学子秀才都汇聚于此,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了赴后天的大西朝第二次恩科,大西永昌皇帝格外开恩,让主持开放僧房禅院,给学子们提供免费住宿,还有斋饭供应。
    来的读书人不论情不情愿,有钱无钱,都必须住进这间寺庙,不得另外择地而居,否则就视为细作探子,要砍头的,于是无人敢不遵,乖乖的走进寺中。
    长途跋涉的辛苦,已经让学子们感到身心疲惫,到了地方,谁也不愿再挑灯夜读,纷纷洗漱已罢,躺倒成排的僧房中沉沉睡去,月上中天之时,稀稀落落饿鼾声就在寂静的寺庙中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大悲寺外的一座山坡上,无数火把亮起,光影中,一个黄脸长须的魁梧汉子身着黄色龙袍,端坐于一顶绫罗华盖下,深邃而没有任何感情的眼睛盯着在黑暗中化为一片暗淡虚影的大悲寺,冷然的面上寒气深深,一股参透到骨子里的残忍杀气刺透皮肤,从身体上的每一个毛孔中挥发出来,洋溢在空气中。
    “父皇,人马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动手。”一个身着铁甲的武将躬身向前,跪在泥地中轻声禀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