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受命铜牌-《丝路禁地》
第(2/3)页
绳子肯定绑着什么东西,不过借助水的浮力,还是很轻松的就拉了上来。等到绳子另一端的东西一出水,我就承受不住了,身子一歪,差点摔到水里。
绳子是绑在一根几乎已经锈成疙瘩的铁链上面的,铁链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石锁般的石头上,另一端,跟一个陶罐连在一起。陶罐没多重,但那个石锁估计得有四十斤,我把石锁拉上来之后,险些把简易筏子给砸个窟窿。
我又把小毛拉上来,划着筏子回到岸边。铁链很粗,已经锈的面目全非,石锁和陶罐倒是保存的很好。
陶罐的罐口镶着一只铁环,就是这只铁环把罐子和铁链连接在了一起。那么沉的石锁坠着罐子,沉在湖底可能已经很久很久了。
罐子口密封的很严实,是那种很少见的“一体封”,封口的胶泥已经快被烧的和罐子形成一体了。这种封口,意思就是在短时间之内,不会开启这只罐子。
这只罐子,是我们到现在为止唯一的发现,肯定引起了我的重视。这种罐子的封口需要高温烧制,所以,在罐子内部就不太可能装载机括。我和小毛商量了一下,还是用比较稳妥的办法,把陶管给砸开了。
罐子碎成了几块,罐子破碎之后,里面的东西就露了出来。
罐子里只有一块十厘米见方的薄板,薄板是金属物,上面有一层很浅的绿锈,按我的经验来看,这是一块铜板。
铜板十厘米长,大概四厘米宽,因为密封在罐子里,所以氧化的不太严重,除了铜锈,还有一层薄薄的污垢。
现在判断不出这块铜板的具体年代,但我接触过很多古物,经验和直觉都告诉我,这块铜板的历史相当悠久。
中国的冶炼技术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但是冶炼技术刚出现的时候,因为矿产的局限,黄金和白银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中国本身是个贵重金属比较匮乏的地方,当时主要的矿石是铜矿石。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铜代替了黄金,有很多古籍史料中记载,赐五百金,三百金,那种赏赐,其实是铜,不是真正的黄金。
所以,这只陶罐里的铜板在现在看来,可能不是什么贵重金属,但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说,或许是比较珍贵的,尤其在一些冶炼不发达的地区,金属制品一直都是贵族才能使用的东西。
我把铜板小心的清理了一番,随即,铜板上的字迹就显现了出来。字迹一出现,我又激动了一下,因为这块铜板上的字迹,是象雄祭文。
我觉得很意外,塔儿湖所在的地方,距离古象雄简直是十万八千里,但属于象雄的祭文,出现于塔儿湖的湖底,这又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古象雄人肯定在塔儿湖活动过。
我把铜板正反两面都清理干净,字迹大体都能看清楚了。铜板的正面,一共有二十三个祭文,背面则是五个字体很大的祭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