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立基业 第八十四章:九龙-《大隋争龙》


    第(2/3)页

    可惜佳人远去,失不在得。

    高驷运用望气神通探查,发觉此女身气

    运成紫色霞衣,笼罩全身,顶上一株梅花沉浮,显然是个有本事和道行的高人,不可以等闲女子视之。

    这炼气士,入世扶龙庭,同样分属五德,青(木德)、黄(土德)、赤(火德)、黑(水德)、白(金德)轮回而生,而且炼气士的力量往往和世俗王朝相结合。

    故而,常有帝王之师,多练气修道之说。如秦之徐福,汉之张良,最近的还有隋之穆德,都是以己心代天心,通过帝王来影响天下。

    但话说回来,帝王身负亿万万黎民的人望,即便是超凡入圣的炼气士也难以撼动。二者,往往相辅相成。

    时来天地都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人主需要术士,练气士也需则明主而侍。

    既然此女颇有道行,还是师承上古**门一脉,高驷就收起轻视之意,淡淡说着:“袁门主请。”

    袁紫鄢理了理浮尘,丝毫不谦,正颜说着:“将军可知,今之齐军已是大厦将倾,危在旦夕?”

    “门主有何教我?”高驷心里不为所动,语气更是波澜不惊。

    袁紫鄢先以梅花易数运算半晌,再远观邺城地气,最后方沉声闻着:“将军可知天下争龙?”

    高驷笑着,借用前世一句话道:“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门主以为然否?”

    袁紫鄢听了,先生点头赞赏,又摇头否定。

    沉吟片刻,才继续说着:“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龙是分为三种,先有乾坤二龙,再有人道之龙。乾龙在天,坤龙藏地,人龙在世。

    天地人三才运转,而把持万物兴衰。世上一切,无论王朝更迭,城池废建,一国一君,一城一土,莫不受三龙主宰。大到国祚长短,小到个人其吉凶祸福,莫不在其中。”

    “将军所说乃是人道之龙也。”

    “恩,将世之英雄比作人道之龙,也可。”高驷认同道。

    “那乾坤二龙,又如何寻得?”

    “天意自古高难问。凡人是无以寻得真龙的。然则大禹以降,铸九鼎,分龙脉。

    到战国之时,齐、楚、秦、燕、赵、魏、韩七雄,加上吴、越两小霸,与九鼎地脉融合,形成了九龙争霸局面。

    天龙不显,而世间龙脉对应的皆是地龙,又因潜藏在大地之中,故又称为潜龙。”

    高驷因此好奇问着:“点化潜龙,有何好处?”

    袁紫鄢笑着说道:“潜龙勃发,可得运气,使得其主聚拢人脉,从而形成人道之龙。这二龙相合,带到天机显化,便可飞腾九天,上应天龙。如此,三才俱得,则大可定一国之兴亡,小可该一人之祸福荣辱。将军认同否?”

    高驷点了点头,说着:“不错,的确如此!那与我何干?”

    天龙难觅,地龙潜藏,看你这个妖女到底有何手段。道理纵然通玄,不能干涉现实,又有何用?术法有用,但却不可尽信。好比利剑在手,能杀敌,但运用不善也会伤己。世间万物皆是矛盾对立的统一。

    高驷继续听着。

    只听袁紫鄢又说着:“将军能有今日,得到的是人道龙气之助。

    然不得地龙之气,终不能站稳脚跟。所谓邺城王气,来源于赵地龙气余脉和魏地龙脉交汇,再加上漳水东流,勾连了齐地龙脉,得到了赵、魏、齐三龙之运

    ,故而据之可轻易称王称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