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北宋振兴攻略》
            
            
            
                
    第(1/3)页
    那个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对任何人都宽仁无比的大宋皇帝,居然还有着如此不闻人知的一幕?!
    鼠疫之事,乃是机密中的机密,朝堂中知道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无外乎种师道、赵桓、赵英和李纲四人了。
    就连沈从都不知道有鼠疫这档子事,赵桓留下鼠疫的后手,都是交给赵英直接督办。
    李清照用力的攥着手中的纸张,那个顽劣子一点都不知道怜惜自己!做出如此决定,是打算了好了要战死在云中路或者河东路吗!!
    值得吗?
    李清照皱着眉想了很久,才确定了,当时的赵桓赌命的做法,非常值得。
    当时那种境遇,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哪里来的大宋新生?
    李清照插着手,想了很久才点头说道:“李太宰说的有理,那就暂时瞒着他吧。”
    李纲将手中的茶盏说道:“这天下的百姓其实可以分为士、农、工、商。”
    “士就是官吏,农就是普天之下的辛勤耕耘土地的农民,他们保证了大宋的粮食。工匠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商,通常情况下指的商贾。”
    “在官家心里,这农就是这造茶盏的陶土,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农民。”
    “没有了农,就没有粮食,没有兵源,一切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在某看来,官家如此的认知,极为正确。”
    李清照笑盈盈的看着自己手中的茶盏,这就是赵桓和大宋其他皇帝最大的不同。
    自己那个顽劣子,始终心系天下百姓,不管到哪一步,李清照都不认为自己男人会失败的理由,就是如此。
    而农民是什么?
    是一切的基础,他们之中会产生新的士,新的工,新的商。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兵源。
    有了兵,有了武器,才会有一切。
    用赵桓自己的话说,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弓弦笼罩之地,就是大宋之土。
    这种全新的认知和孟子的君为轻,社稷为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又超脱于孟子。
    这就是李清照最喜欢赵桓的一点,身处高位,飞在云端之上,却又能看到一切困难,也愿意看到一切的苦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