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敌自东来-《东晋唐王》
第(2/3)页
“慕舆根来势汹汹,而且人数超过了桓温手中的兵马。想来,桓温应该不至于说是主动出击去攻打慕舆根的吧?如此形势之下,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固守了!属下看桓温领兵多年,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的吧?”听到这说法,屠七不由的分析道。
“你不懂,桓温此人虽然颇有才能,但他有的时候是很固执的!就算是他自己想到了这一点,如果战局突然间起了什么变化的话,只怕他也会突然间改变主意!再加上晋军之中不比咱们华山军行~事,所有的一切行动几乎都是决于一人而已,这种情况之下,他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才怪呢!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之时,每逢大战将发,我都会召集你们一起商议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不想让大家都养成专横独断的习气!”李信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
桓温此人的脾气,李信从史书上关于他的一些记载便几乎能够看得出来一二了。毕竟,在东晋这段时间之内,桓温乃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史书中对于他的事情记述甚多。
再一个,则是通过这些年来与对方的交往,再对他一些事情的观察,都能够看得出来。桓温此人的脾性虽然不说是极端,但也决不是一个明主之才就是了。
“若真是如此的话,桓温岂不是有大败之虑?如此一来,洛阳城可能就真的落入到燕国的手中了,对于咱们而言,颇为不利啊!”屠七听了,沉思了一下,有些忧心的说道。
“影响的确不小,尤其是桓温如果大败的话,对于咱们来说绝非好事!嗯,你派人持我将令前往南陵关与武关,命令陈康与赵吉做好准备,一旦发现桓温败退的话,迅速派兵接应他们。”李信也想到了这其中的隐忧,所以,不得不好好的考虑了一下,最后才说道。
“这....咱们若是出兵的话,岂不是要与燕军开战么?咱们刚刚与燕军达成了停战之议,到时怕是得担上背议之名啊!再一个,咱们就这样贸然卷进去的话,别到时候将战火给转移到咱们的身上来了!”屠七一听说要派兵去救桓温,连忙说道。
“派兵也不一定是要开战啊!桓温若是败退下来,其必然会沿着洛水或者是伊水而退,这个方向离南陵关与武关都比较近,刚好在咱们的防区边上。咱们的兵马只要适时出现便可了,不用进攻都行,只要燕军看到咱们的兵马,必然会有所顾忌的!至于说桓温能否抓~住这喘息之机,那就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李信笑了笑,缓缓说道。
李信与屠七正在商议着洛阳这边的事情之时,此时的桓温已经是率军赶到了原陵以南的山隘处。
虽然说慕舆根的大军是连番猛攻,但守卫此处的晋军将领也知道此地至关重要。所以,拼死抵挡之下倒是勉强守住了,最终是支撑到了桓温赶过来。
“大将军,您要是再晚一点过来,我们只怕都得战死在这里了!”见到桓温亲自率军前来支援,守卫的将领不由的松了口气,连忙是迎了上去。
“前面情况如何?敌军有多少兵马?”桓温见到防线还在,心中略为放心,一边向北面望去,一边问道。
“前方战况激烈,三千多士卒已经是死伤大半了。敌军来势凶猛,不知道有多少兵马前来,粗看之下,似乎有上万人马!”那将领连忙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