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信与回信-《立宋》
第(2/3)页
从襄樊到临安,如果用八百里加急的驿马传递、换马换人日夜不歇,十天的时间也能跑个来回了。
第十一天一大早,襄阳城开了东门,大队的官兵封锁了从城门口到水师码头的官道,一切闲杂人等靠边等候。
三千京湖兵从城中开出,在码头上登上那里的巨舟战舰,簇拥着长孙弘南下鄂州。
官船延绵,几十只船串成了线,白帆吃风,鹏程万里随波逐流。
长江江水浩荡,奔流向东,船接风势,顺水而走,眨眼间的功夫,就化作了李增伯眼里一个个渐渐变小的黑点。
李增伯站在码头上,面色逐渐变得严肃,刚刚与长孙弘话别时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
他的脑子里,还回荡着昨天深夜时分,从临安枢密院来的一封密函回复。
在密函里,枢密使贾似道极为不满的批评了李增伯怕事的性格,甚至动了粗口。
“哼,贾似道你不在京湖,当然不怕了,如果换做你天天面对数万虎狼之师兵临城下,你也睡不着觉!”李增伯恨恨的想着,回头朝汉水北面的樊城方向看了一眼。
那边高岗河水的,自然是看不到什么,但李增伯知道,就在此地看不到的汉水之北,大批的黑甲蛮军正在樊城不远处的山坡上筑堡结寨,挖沟设壕,一点没有顾忌京湖军的意思,就在京湖制置使司的眼皮底下大张旗鼓的构筑工事。
那阵仗,简直就是公然在做临战的准备。
特别是黑甲兵在樊城两侧,垒砌了两座巨大的土楼,土楼被樊城城墙还高,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襄樊的布防,如果在上头架上炮矢的话……
李增伯就这件事第一时间向长孙弘询问过,长孙弘喝着酒,打着哈哈道:“无妨,李大人,无妨。蛮兵粗野,不服王化,如果不把他们关在营寨里,迟早会出来祸害地方,所以我就下令让他们结寨自律,没事不准出来,以免跟大人的手下发生冲突,那就不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