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进京-《立宋》
第(2/3)页
帝王心,海底针呐。
李贵低着头局促的搓了一下手,旋即又坦然的抬起头来,想通了为臣子者该自处的位置,一切就都豁然了。
长孙弘仿佛没有注意到李贵的小动作,只是缓声接着说道:“大宋朝堂,能够在理宗跟前说上话的,背后都有门阀大家势力支撑,不然赵家子孙南逃临安,没有势力支持,早就灰飞烟灭了。若是细分,可以分为三帮人。”
“一帮是跟着高宗从北边逃过来的北方门阀,这人以将门居多,大多数都是当年陈桥兵变后提拔起来的武夫,他们在太祖朝后受到打压,宋廷文治天下,自然就将这帮人边缘化了。来到临安,他们也没有多高地位。”
“另一帮人,则是南方儒生。他们靠科举入仕,凭文采立足,大宋治国平天下,依仗的就是这些读书人,因为是金銮殿天子御笔钦点当的官,又称为天子门生,这些人能够饱读诗书,家中自然都是有钱的,寻常穷苦人家吃饭都尚且艰难,哪里有闲钱供孩子读书?所以这些儒生,背后一般都有大财阀当靠山,他们在朝中,是最大的一股力量,也是南方有钱人的代言人。”
“这些人把持了每年科考选拔的权利,中举的读书人当然就是他们的学生,年复一年,拧成了足以左右大宋官场的绳,任何人要想在大宋做官上位,不参入这根绳子上去当一条绳上的蚂蚱,这官位早迟不保。”
“至于第三帮,就是真正的寒门子弟了,他们鱼跃龙门身无旁物,除了趋炎附势别无他途,这些人力量最弱,随便就能摆布。”
他朝李贵看去,把三根指头竖起:“如果理宗皇帝出个意外,能左右下一位储君人选的,必是这三帮人。我们要扶持傀儡皇帝,只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那么就易如反掌了。”
李贵默默点头,觉得长孙弘说的不错,但又有疑问,话这么说可以,但真要做起来,却千难万难,这些人都是人精,难道就那么简单的就跟长孙弘这个外来人联手起来?
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得到了长孙弘笑着的回答。
“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利益。”长孙弘道:“任何人都不是坚贞不屈的铁汉,只要给他无法拒绝的利益,再挺拔的脊梁骨,也会被折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