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割无可割-《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第(3/3)页
    陈过庭倒是知道南方有三熟,照宗舒这样讲,北方至少可以实现一年两熟?
    陈旉感到了众人怀疑的目光,大声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宗师所讲,完全属实。只要抓紧时间,阳光和肥力足够,我们的稻子在北方,从种到收,两个月,足矣。”
    两个月时间就可以收稻子了!
    这一下子,就完全解决了所有问题。
    不仅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又消除了流民增多、民变频仍的隐患。
    稻子的产量是小麦的两倍,这样就把大宋的主粮产量生生地增加八成。
    此等功劳,不亚于在边境打赢一场战争,不亚于收回几座城池。
    因为大宋的一切发展,包括军事行动,都是以粮食为基础的。
    徽宗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户部尚书侯元功,协助陈旉把书印出来,连同稻种一起发给各府县。
    稻种的银钱由各府县自行解决。
    “这稻子,是不是可以收割了?”徽宗问道。
    陈旉说,现在可以收割了。
    “那就大家一起动手,把稻子割了,看看亩产多少。”
    赵佶兴致一来,也挽起了袖子。
    太子都可以在城外翻地,作为皇帝怎么也得走到太子前面。
    皇帝亲自下地耕作,也不是没有先例。
    赵佶看地头还摆了一堆镰刀,看来宗舒早就准备好了工具,让大家都来体验一把农事。
    “且慢!”
    一个声音响起来。
    不用说,又是宗舒说出来的。除了他,别人也没这个胆子。
    赵佶回头看看宗舒说:“太子能翻地,朕就不能收割么?”
    “陛下,大家都可以割,唯独童太痿、童公公不行。”宗舒说道。
    为何?赵佶不禁问出声来。
    童贯也挽起袖子,正准备随皇帝一起劳作呢,谁知道被宗舒给拒绝了。
    “童公公,已经割过了。对于太监来说,割无可割。”宗舒说道:“我们大家,就不要再提割字了,免得伤害了他。”
    童贯跑得最快,已经拿到了镰刀,听到此话,气得扔下镰刀,眼前一黑,晃了几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