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神话与笑话-《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第(2/3)页
    徽宗抬腿就走。
    徽宗的心眼太小了,刚刚答应了珠珠嫁给自己。
    就因为梁师成所谓的“透题”,又想给自己制造一些障碍。
    徽宗心里不舒服,总会找某个渠道发泄出来。
    凡事总要付出一些代价,整治一个奸臣,也顺便着给自己带来一些难题。
    宗舒马上向刘皇后求援,哪知道刘皇后一副看笑话的姿态,你在胡吹大气,这下子惹出事了吧?
    缨络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还模仿起了徽宗的口气。
    珠珠并没有因为徽宗提出了新的条件而不安,对宗舒仍然是一如既往地信任。
    珠珠要宗舒继续讲书。
    刚进东宫,太子赵桓就兴奋地问起了苏易中状元的事情。
    宗舒既然对徽宗说了提前猜到题的事情,也就不再隐瞒赵桓。
    侍讲吴非听了,对宗舒是深感敬佩。这个人,怎么什么都能猜得到?
    他可以猜得到宋辽之战的结局,可以猜到双方行军的路线,这些都可以从兵力对比、山川走向中看出端倪。
    但是能把考题猜出来,实在是匪夷所思。
    科举制度从隋代伊始,从唐至宋,已经非常成熟。
    历来,猜题,从来都是一个人对一群人的战争。
    尽管出题人被考生和各大书院的教习研究来研究去,但真正猜中考题的,少而又少。
    猜中徽宗出的考题,真是太神了。
    赵桓越发感到母后的圣明,当初,如果不是母后发现了宗舒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今天,风光的可能就是赵构或赵楷。
    那时,宗舒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光芒四射。
    如果康王赵构或郓王赵楷将其拉拢过去,宗舒就成为他最大的敌人。
    北伐辽国,有了宗舒的参与,在战场上救回了种师道,从而还原了战场的真相。
    赵构在这次战争中大伤元气,几乎失去了与他一较高下的资本。
    如果说上一次救回种师道,是一种不可能的任务。
    那么这次,指导苏易一个月,让苏易高中状元,更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
    而宗舒又在挑战不可能。
    在此过程中,广大举子群情激奋,都以为是宗舒是在公开对他们进行侮辱。
    此时,赵楷跳了出来,组织广大举子,为他们加油打气,实则是在笼络这帮举子。
    特别是赵楷还组织了一个倡议,凡是排在苏易后面的举子,今后不再参加会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