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又见徐娘愕然,晏迟有如半睁的眼底,一片森凉的月色:“外祖一族,没有一张面孔在我记忆之中,不管世人怎么赞颂梅门男子刚骨不屈视死如归,在我看来,也无非愚忠无谋四字罢了,不甘屈为俘虏?连大卫皇帝大卫储君,多少羿姓的皇族都能忍受苟且偷生,身为臣子反而殉国是什么道理? 鄂举不甘受辱,敢与辽国一战,辛远声不甘受辱,决断从长计议,连覃逊这样的老狐狸,他也不甘受辱,但也能和辽人斡旋争取回归国朝,更不要说妙音仙,风尘女子草芥之身,但敢为了卫人风骨凛然指斥辽人卑劣不仁的恶行。妙音仙一个弱女子尚能自保,可我的外祖父和舅舅们呢? 他们死得毫无价值!杀他们的不是辽人,是他们自己的愚忠和蒙昧,说得好听些,他们算是求仁得仁了。可在我看来,被俘虏的那些人当中,唯有妙音仙和覃逊才干成了想干的事,妙音仙保住了先帝先太子不至于尊严尽失,这其实也是给了残域遗民继续对抗的勇气,世人或许说妙音仙凭借的无非女色而已,那除了妙音仙之外,还有谁能凭借美色在辽国斡旋,使得所谓的天子骄子、金枝玉叶不至于沦落为阶下囚、青楼妓?” 徐娘颔首:“要不是妙音仙,堂堂太后为洗脚婢,后妃公主皆为风尘妓……就根本没有议和的可能了。” “战与和,原本都是各有益害,但徐娘你是当然不想辽国亡卫的。”晏迟又执杯小酌,冷冷看着心腹:“你方才说多几个妙音仙,我外祖一门或许就不会生殉国难,这话太荒唐。哪怕是多百个,多千个妙音仙,都是于事无补,因为开封的陷落,半壁江山的沦亡,又岂是妙音仙能够挽救呢?除非……当时龙椅之上,并非羿姓子弟,或许我泱泱中华才能免此劫难。” 徐娘不吱声了。 晏迟把杯中剩余的酒,扬手一泼,也不知道是在敬谁。 连杯子都被他给“泼”了出去。 他起身,不再跟徐娘多说,而是回到屋子里,往窗前,向明月。 前一段时间,他的确非常厌恶覃芳期。 因为他其实一点也不想救鄂举,某些人要自掘坟墓,他何必多此一举阻止?但因为“莫须有”三字,他出手了,结果被人空手套白狼!他当然不信覃芳期一介闺秀会有这样的头脑和胆量,一眼看穿她是被人利用,但既然她涉及这一件事,而且还打了个先锋,已经足够引起他的反感和厌恶。 突然一下释消不少反感,不是因为她是妙音仙的女儿——这件事其实当覃芳期主动接触他时他已经察明了——而是因为覃芳期居然为了徐明溪把祖父覃逊给主动交待出来。 谁对她更好,这个黄毛丫头心里是清楚的,而且她不愚孝,懂得取舍,没给妙音仙丢脸。 至于为何邀那一帮人去他山馆的事…… 那当然是既然撞上了,不利用白不利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