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民乐计划(二)-《灵感巨星》
第(2/3)页
于是,便有了这一次林启华的安排,他希望,能够把这个活动的主导权握在自己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推行,而不是加上太多的政府因素,导致功败垂成。
这是一件涉及面很广、调整幅度很大的尝试,需要的时间很长,林启华需要足够的耐心。
两支乐队的成功,会让所有民乐的从业者,都看到了希望,但是,如何转变过来,是需要技巧和时间的,并不是,他们就这么走出去,就可以成功了。
在林启华的计划里,希望把秦腔、昆曲、京剧、国乐、各个民族的原生态音乐,都纳入其中。
全国挑选有特色的音乐组合,进行集训,让他们学会把自己的特色音乐进行改造。
和现代因素、流行因素结合起来,接受全新的包装,并且拿出有足够说服力的原创的歌曲,才能够达到要求,而不是一窝蜂的上。
民族音乐不是不好,但是为什么一直被束之高阁,就是因为太过于脱离群众了,很难让人产生共鸣。
想要博得观众的欢心,就得从实际生活出发,把他们的特色的音乐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拿出现代化的作品。
只有等这些东西,都发展起来了,各种创作就会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总会有经典产生。
而且,随着走出去的战略实施,民乐也可以完全和影视游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产业土壤,真正焕发新的生命力。
这会是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林启华相信,这么多年都等下来了,民乐,等得起,也需要等,把好的东西好好沉淀一下,才适合拿出手。
这也是林启华希望能够主导这个盛事的关键原因,放到其他人手里,他相信,各种噱头就出来了,到处圈钱,把人们的好奇心和支持耗尽,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合作伙伴,他选定了央视,也只有他们有这个能力,从全国挑选足够优秀的民乐音乐组合出来。
这一切,都会通过何艳琳的方案,形成具体的细则,随后,交由何丽和相关部门协调,游说这个方案的实施。
如果,能够在“伏羲奖”举办的时候,宣布这个盛事,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傅子雯、何韵月等人就不必说了,已经完全相信了林启华的话。
女子十二乐坊在南韩演唱会上的精彩表演,让她们感慨万千,不枉她们亲自挑选这些好苗子,交到林启华手上。
能够看到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这支承载着民族音乐太多东西的乐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一曲让人惊为天人,一战成名。
因此,当林启华和她们联系,希望她们一起推动这个事的时候,都一口答应下来。
在民乐领域,两人的江湖地位,是类似于高峻等人的存在,和各个民乐的大咖们,都有着很深的交情。
更何况这又是大好事,争取这些大咖们的支持,当然是没问题的。
如此一来,林启华不知不觉间,便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关系网,以两支乐队的精彩表现和影响力为引子,正式拉开了民乐领域的改革大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