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当然不是寻常人-《八零外贸女厂长》


    第(2/3)页

    “哪儿敢雇人啊,要是雇一个懂得烧砖的师傅要大价钱不说,谁知道以后咋样啊!这两年看着买卖挺红火,过两年要是红砖没人买了,  俺们自家人好说,  大不了继续种地,  雇的人可咋办?俺们可养不起。”

    这个年代的人做生意还是很保守的,机械化普及有限,全靠人工,累且效率慢。

    孙庆家已经算是有魄力了,起码敢投资干砖厂,将来就是第一批私营企业家。

    一路上两人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杨文妮旁边的妇女时不时插上两句,她家里是编席子卖的,也是一家小老齐上阵,她非常赞同孙庆的观点,她家更不敢雇人,自己挣的那点钱还不够给人家发工钱的。

    汽车路过县城里仅有的一条相对繁华的街道,路过县政府低矮的办公楼,所有的代表在县城的大礼堂集合。

    因为人数众多,每个代表都要上台发言,学习交流大会暂定的是两天。

    第一天的会议结束后,他们统一被安排在附近的招待所里休息。

    晚饭后大家可以自由活动,领队提议要带着大家去县城里转转。

    杨文妮没有跟着去,她没什么好买的。

    其实从中午她就没吃饱,饿的不想动。

    来开会的代表们都是先进个人,都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饭菜领的很少,又没什么油水,撑不了多会儿就又饿了,关键饿了还不好意思说。

    归根结底,石河县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贫困县,各方面的待遇都要降低标准。

    幸好临走前于常娟给她烙了一些烧饼,让她饿的时候垫一口,开始她还不太想带,现在反而觉得带的有点少了。

    杨文妮住的是一个四人间,中午回来休息的空档,她已经把烧饼分给另外三个人,现在只剩最后一个了。

    今天懒得动,就凑合着过了,如果明天还是吃不饱,中午回来她肯定要出去买点吃的。

    杨文妮找出最后一个烧饼刚想吃,大门口的服务员突然喊了她的房号和名字,说是外面有人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