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风波恶(三)-《回明》


    第(1/3)页

    崇祯平静了半天,才恢复常态。半响,他对李鸿基说道:“这件事放在以后再说。”

    见崇祯说以后再说此事,黄道周马上说道:“皇上圣明,,现在是审李鸿基侮辱圣贤,殴打同僚等罪行。”

    “不错,光侮辱圣贤一件事,李鸿基就该处死了。”田弘遇忙说道。

    田弘遇说完,一些官员连声附和。

    李鸿基脑海中忽想起宋献策的嘱咐来。宋献策让他承认是失言之罪。是无心之失。但是,看这些人来势汹汹,纵然是无心之失,他们也不会放过自己。他们这些人最在意的恐怕是开科技学堂,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

    李鸿基的脑海中又想到书院中景象,一群活泼的孩子们,被束服了天性从小坐在课桌旁,摇头晃脑地跟着学生念四书五经。研究茴字有几种写法。

    白首穷经,寻章摘句。没有几个人关心世事,没有人想办法改变现状。

    这帮读书人,只知死背四书五经,只知中举中进士,好学而优则仕。却是问军事,军事不知,问农事,五谷不分,问钱粮,他们嫌是小人所为,问利国利民的政策,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李鸿基知道,中国号称有五千年文化,从周到现在也有二千多年了,这期间,儒学思想一直占着统治地位,另还有一些道家,佛家的思想融汇在里面。

    这种思想对中国的发展,统一,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

    人是不可以没有思想的,他想起二十世纪的时候,那时候真是一个没有思想体系支撑的真空时代,儒家的思想在清末本就被冲击得体无完肤,到***建国后,更是批得一钱不值,可那时***给大家找个思想,马列主义思想。后来呢,***一死,人人都去追求金钱去了。

    可金钱代替不了思想,得到金钱后会空虚,得不到会怨谤。

    思想空虚,没有道德观,没有对神灵的任何恐惧。中国人觉得任何有利于自己的手段都是正确的。

    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电视片子,叫大宅门。那里面的二奶奶,为了自己家的利益,贿赂掌权太监时,竟然送他二个年轻女子。

    可大家对二奶奶都佩服得不得了。

    这就是一个明证。中国已经没有了是非关,没有了善恶观,中国人只有利益观。

    所以,一个人走到大街上如果被抢了,能得到大家帮助的可能达不到百分之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