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尤三姐苦笑一声,继续说道。 “倒是……倒是也极为合适,可是尤三姐姐,等到回了金陵,姐姐又打算以何为生?” 见她主意一定,迎春倒是有几分佩服她的当机立断了。 尤老娘嫁到了荣国府,她和柳湘莲的婚事眼见着又不成了。 之前还可以说是要待嫁,眼下不成了,贾政碍于身份,说不定会让人将她带回荣国府。 到那时候,她的婚事可就和尤二姐一样,在王夫人的手里捏着了。 可是回到金陵就要好一些,那里还有尤家的族人,她完全可以自立门户。 那里远离京都,风气也比较开放,当地也有不少女子经商或者打理家业,还有尤家的祖宅。 虽然说不做贾家的庶女,但是她还有一个在荣国府当姨娘的娘,回到金陵之后,也不怕有人敢打她的主意。 “当年我们急着来京都,倒是有些田产没有及时卖出去,我打算让人好好操持着,赚些吃穿嚼用应该是够了, 尤三姐的话让人听着也有些心酸,颇有几分心灰意冷的意思。 说起来她也是可怜,来京都投奔尤氏,结果尤氏死了,老娘变成了别人的姨娘,姐姐又变成了那个样子。 好不容易找到了看中的男人,偏偏还是一个伪君子。 “尤家姐姐说的也是,姐姐既然要在金陵操持田庄,我倒是可以给姐姐出个主意。” 迎春觉得她可怜,想了半晌,才开口说道。 “什么主意?难不成妹妹对于操持田庄还有心得?” 尤三姐勉强打起精神,扯了扯嘴角。 “尤三姐姐,金陵和气候和京都虽说有差别,但是却说不上特别的大。 姐姐如果现在回去,到了金陵只怕都已经快要十月了,操持田庄倒是要耽误上一些日子,我这里有个主意……” 迎春将大棚菜的原理细细的介绍给了尤三姐。 这也不是她的首创,在种花国的时空,明朝其实就已经有了火室种菜的模式了。 大陈应该也有,只是应该都是小打小闹,根本没有规模化。 金陵的地理环境比京都要优越,冬季不算特别的冷。经济环境也不错,对冬季大棚菜的需求应该不小。 至于操作难度,迎春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从之前精油提取,到后来的羊毛线纺车,这些可都是工匠们研究出来的。 一个火室养菜,之前又有成功案例,他们要做的也就是将利润最大化。 种出来的菜贵点也不怕,光是四大家族留在金陵的人就不算少了,他们的钱要是不被尤三姐赚,还说不定被谁赚走呢。 再说了,就跟云容斋一样,不断地鼓励技术创新,大棚菜的价格总会被压下来的。 “……” 尤三姐被说的有些心动,但是想到要投入的银两,不由又有些萎靡起来。 “至于银子,尤三姐姐也不用担心,昨日户部的大人通知我,会将京都的归真阁给我们作价进行赔付。还有销售渠道,不知道金陵运到扬州得花多少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