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至关重要的水路-《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3/3)页

    搞清楚了原委的李云龙,当然没有理由平白怪罪别人,还夸奖少校讲解的好,他这个外行听明白了。

    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等,期待扫雷艇能把水雷扫干净了。

    从后面叫扫雷艇来,不是一时半会能赶到的,太耽误时间了。

    此地距离仰光还有一天的航程,陆军登陆上岸前进倒不是不能。

    关键这些天没少下雨,滇缅公路已经成了一条泥泞的烂路。

    坦克步战车全是履带,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没问题。

    可这对卡车实在是强力的考验,连坦克一半的速度都达不到,只会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即使慢一些,多一些时间赶到了,这点兵力物资够干什么的?

    陆地运输后勤补给太困难,如果水路不能畅通,川军团的进攻节奏起码要对半砍。

    出于此种考虑,李云龙倒是愿意等一等的。

    “李副团长,除了水雷阻挡航道之外,日军还有可能用沉船或者障碍物,用来阻塞航道,这不得不分防啊!”

    少校颇具前瞻性的提议,引起了李云龙的注意。

    团指挥部,参谋长王云山手拿着电报,发出了同样的疑问:“会有这种可能吗?”

    “狗急了跳墙,这种手段用上了不足为奇。”

    陈浩把最后一点包子皮塞进嘴里,用茶水顺了下去。

    听李云龙发来的求援电报,陈浩立即明白了日军的意图,想尽一切办法阻挡川军团从海路进攻。

    公路,铁路,水路,三者的重要程度是从后往前。

    任何一支部队进攻的前提条件,首要是保障后勤,缺乏后勤将无法作战。

    水路运输便利,大于铁路,大于公路。

    英国人在缅甸是有修铁路的,但对于川军团此次作战是无法利用。

    一旦最便捷的水路运输受到阻碍,只剩下一条泥泞难行的,还会经常被游击队袭击的公路运输线。

    进攻仰光的作战风险,起码会陡然增加三成。

    王云山同意陈浩的看法,可他还是不理解:“团座,用沉船来阻塞河道,这不是个小工程,日本人会干吗?”

    “听说过水上马奇诺防线吗?”陈浩问他。

    王云山略作沉吟:“是江阴沉船封江那件事吗?”

    “没错,国府的水上马奇诺防线,绝密,固若金汤嘛!”

    陈浩说起来都觉得可笑。

    法兰西的马奇诺防线,号称固若金汤,却在德意志的闪电战之下成为了笑话。

    国府水上马奇诺防线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条水上马奇诺防线,是在淞沪会战爆发后,为了阻止聚集在魔都的日本海军,从长江突袭首都,特地打造的。

    在长江江阴水面上,八艘军舰、二十艘商船横列一队,然后徐徐下沉。

    单靠这20多艘舰船来封锁浩渺的长江,还远远不够。

    接着,为了填补江底封锁线的空隙,海军又征用了185艘民船、盐船,填入石子连船带石沉入江底。

    然而,在江阴构筑的“水下封锁线”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日军虽然未能沿长江西进,但从陆路进军,还是攻陷了南京。

    水上马奇诺防线,比陆地上的马奇诺防线要更早完蛋,不知道德意志的参谋处,是否从这里得到了灵感呢?!

    日军学着照做,并非没有可能。

    形势跟三七年大不相同了,他们面对川军团是守势,不会放过任何削弱对手实力的手段。

    “假使日军真这么做了,一时半会儿疏通不开航道,那我军后勤运输压力会陡然上升一个层次。”

    王云山稍稍分析后。

    他想到部队对弹药补给的巨大需求,一时之间竟然喘不过气了。

    川军团的战斗力是靠弹药堆起来的,弹药补充不上来,这不是要了前线部队的命嘛!

    或者要了后勤部队的命。

    反正两个总得死一个。

    陈浩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轻笑了一声:“把用来阻塞河道的船炸了不就行了。

    现在制空权在我们手上,保证航道上日军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视线中,这并不难啊!”

    王云山稍一思索,便知道陈浩说的没问题。

    原本脸上的愁苦瞬间散去了,他不禁感叹制空权是个好东西。

    要是没有制空权,这仗还不知道有多难打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