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是李云龙搞名堂,是即将到来为他们打开缺口的轰六,搭载的炸弹有名堂。 此次两架轰六搭载的炸弹不一样,其中一架搭载了超级炸弹——3000-2型航爆弹。 这是常规炸弹中尉力排名第十的。 也是华夏空军现役威力最大的炸弹。 整个航爆弹全重达到了2.8吨,轰六也只能在弹舱内携带1枚。 据资料,这种炸弹由哈尔滨某厂生产,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生产865枚,是有具体数字的。 好在是可以外贸的,陈浩总共买了三枚,了大价钱。 当然这款炸弹也对得起它的价格,主要用途是对海上和地面的坚固固定目标进行攻击。 一旦直接命中,其威力足以直接击沉失去航行能力的十万吨大型舰艇,或者摧毁大型坚固掩体。 炸毁腾冲那坚固的石头城墙,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这款炸弹不是没有缺点。 七八十年代的老式炸弹没有制导能力,因此需要借助轰六飞机上的雷达、光学轰炸瞄准器来进行精确瞄准。 大型轰炸机执行临空轰炸任务,绝大多数情况是概略轰炸。 即对几十平方米、甚至上百平方米的面状目标实施打击。 而这一次,他们的打击目标是只有十平米见方的城门。 高空、高速,山谷又多风。 两千米高空看城门,就如火柴盒大小。 没有自动制导功能,一旦投出,便不受控制,命中目标完全靠机组成员的精准计算和对投弹时机的精确把握。 所以第二架轰炸机搭载了拥有制导功能的炸弹,威力当然不能与之相比,也不能保证彻底炸开城门。 算是一个弥补的双保险。 让前线的坦克、步战车靠后,再靠后。 不是李云龙愿意朝令夕改,是怕那枚航空炸弹投不准,把自家人给误伤了。 要知道那一枚炸弹爆炸时,将近三吨重的炸弹,可以造成半径50米的杀伤范围。 坦克要是被误伤了,不用琢磨,直接就没了。 在这样威力的炸弹面前,十万吨的舰艇都承受不住,坦克厚重的装甲也带来不了安全。 前线部队后撤下来不到一分钟。 两架在后面等待了许久的轰六终于登场了,体型较歼六臃肿庞大的多。 飞行机组人员,全部是退役后被高薪聘请来的,技术十分可靠。 机长一点一点的修正航行轨迹,由于不必躲避敌人雷达和导弹的威胁,这一步进行的十分从容。 领航员熟练的操作瞄准设备,一点点的对准目标。 “投放!” 3000-2型航爆弹像长了眼睛一样从两千米的高空呼啸而下,径直飞向了城门,要将其彻底炸碎。 轰隆隆! 这一声剧烈的爆炸,刷新了众人的认知。 光听爆炸声,哪怕不亲眼目睹,都会直觉感知到这枚炸弹的威力。 举着望远镜观测的众人更是看得目不转睛。 爆炸腾起了一朵小型蘑菇云,无数被粉碎的石头伴随着炸弹的金属碎片到处飞射,横扫半径上百米。 最令人期待的城门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出现了一个宽约十几米的缺口。 坦克履带开上去直接就能通过。 进攻的通道彻底打开了。 李云龙放下望远镜不禁感叹:“老子八辈子都没打过这么省心的仗。” 碾压,单方面的碾压,打的日军没一点脾气。 要是在新一团有这些东西,李云龙敢直接去打太原。 他琢磨着等八路军扫平了华北,找陈浩商量搞些这样的轰炸机。 完全可以往东京框框的投炸弹,让小日本狗屁天皇尝尝挨炸的滋味。 “副团座,用等第二架轰炸机投完炸弹,再发起进攻吗?” 身旁参谋的疑问,唤醒了正在幻想的李云龙。 仗打的太顺利,完全用不着他指挥的本领,居然走神了。 “打,直接打!” 李云龙果断的下令,却又吩咐:“联系第二架轰炸机,先盘旋一会,找找更有价值的目标。” 腾冲稳稳拿下,区别只在于斩获多少。 李云龙是丝毫都不给日军留机会,决心漂亮的拿下这一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