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一直穷追不舍,途中还不断地更换马匹,足足跑了半个多时辰,两匹铁蹄马和一匹乌孙马的肺都跑炸了,才追上那匹马驹。 一群人好不容易将马驹按倒在地,成吉思汗早就累得不行了,赶紧躺在地上,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 接下来,他再也不想亲自出面了,让年轻的蒙古人骑着最好的阿拉伯马,在不同的水塘边等候。三天下来,这些年轻人全都累趴了,也才捕到四匹马驹。 经过休整,成吉思汗见大家都累得够戗,便想采用追逐活狼的方式,来看看是否能捉成年的原生野马。 为了成功,他将一群将军和两千多怯薛兵分成两组,各自拿着套马杆,在水塘三公里以外的下风口等候,成吉思汗这组还带上了盲骨子。 大家等了半天,盲骨子发现十一匹马组成的野马群,向水塘而来,成吉思汗立即射出了响箭,两千多人迅速分散开来,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将野马群团团围住,任由野马在里面纵横驰骋,以消耗它们的体力。 一个时辰过去了,没有饮水的野马,全身开始热气蒸腾,消耗了不少水分,由于体内缺水,奔跑速度逐步慢了下来。 成吉思汗命令缩小包围圈,最后形成一个直径为四百米的大圆圈,圈上以一百人为队,一旦发现野马群伺机想往外冲,就迅速地聚在一起,手拿套马杆开始套马,并向圈内驱赶。 十一匹野马,被两千多人紧紧围在中间,在头马的带领下,不安地奔跑、喷鼻和嘶鸣,急得团团打转,就是不敢向大圆圈靠近。 成吉思汗见状,立即来了兴致,亲自带着一个百人队,拿着套马杆进入圈内,准备开始套马。 他们还没有靠近,野马群就迅速分散开来,各自选择方向逃跑,速度依然不减,即便是耐力较好的阿拉伯马,由于身上驮着骑手,也根本追不上。 为了再次消耗野马的体力,成吉思汗以百人队为单位,开始采用车轮战术,轮流拿着套马杆,到圈内去追逐和套马。 又折腾了一个多时辰,他们的马全都累了,而那十一匹野马,却像没事一样,一旦有人迫近,立即就扬蹄奔跑,没有人追赶时,就停下来歇息。 太阳只有一个马背的高度了,一天的时间就快过去了,人和马都累得不行了,还没有套住一匹野马。 成吉思汗急了,又让大家缩小包围圈,拖雷上前劝道:“父汗,野马狂放不羁,包围圈越小越不安全,您还是带着盲骨子,到圆圈外指挥吧。” 他却不服老,坚持要跟大家一起上,而且还冲到了前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