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速不台带着一大队人马,先沿着浑浊的锡尔河走了两天,然后再背对北斗星,开始向南走,为了尽量走直线,他派了两个盲骨子和十个士兵在前面探路。 早些年,成吉思汗跟随德薛禅等人,在兴安岭打猎时,知道在莽莽老林子中,还能用太阳、树枝的疏密等,来确定方向。 因此,在出发之前,他与大家商议时,就找到了在沙漠上确定方向的办法。 前面探路的人,先用射火箭的方式确定直线,然后在箭落的地方插上火把,为后面的大部队确定夜间的行进方向。 为了避免偏差,每天一早,盲骨子还要站在新月形的沙丘上,通过沙丘的纹路和北斗星来校准方向。 前锋一旦确定方向,拖雷的中军就简单多了,一路沿着马、骆驼和骡子留下的大量粪便,就可以直接行进了。为了保险起见,盲骨子也需要根据北斗星和新月型沙丘的形状,来确定方向是否正确。 拖雷所在的中军,白天休息后,黄昏时分开始行进时,就在宿营地留下水袋,使成吉思汗的后军,就可以直接饮用了。 前面的马、骆驼和骡子,一路上留下的粪便,除了可以作路标外,宿营地大量的粪便,晒了一天以后,还可以作为后面大军的燃料。 在克孜勒库姆沙漠上行进时,还是早春时节,晚上的气温还很低,毒蝎和毒蛇还在冬眠,白天睡觉的话,倒是安全多了。 沙漠的夜晚,星星又多又亮,比草原的星空更加漂亮,耶律楚材毕竟是文人心性,在这样的星空下骑马行军,没有感到战争的压抑,反而充盈着盎然的诗意。 这片沙漠的动植物,与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比较接近,常见的植物有梭梭、红柳、胡杨、肉苁蓉和骆驼刺等,常见的动物有蜥蜴、刺猬、兔狲、沙狐、野驴、荒漠猫、鹅喉羚和高鼻羚羊等,当然还有冬眠的蛇和蝎子,此时看不到。 沙漠上的沙鼠和跳鼠很多,夜晚行军时,经常可以听见植物丛中传来的“吱吱吱吱”的叫声。 这里的鸟儿很少,只生活着林莺、地鸦和大山雀等,去南方过冬的鸟儿,还没有回来,使沙漠更显冷清,除了大山雀,几乎听不到其它鸟儿的叫声。 沙漠上的气候,让蒙古人难以适应,白天睡觉时,晒得直淌汗,晚上骑在马上,在北风之中行走,又冷得直发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