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巨型显微镜-《回到汉朝当老师》
            
            
            
                
    第(1/3)页
    涉及到银行,就涉及到发行纸币的问题。而发行纸币可不能像明朝朱元璋那样,没有节制的发型。
    纸币的发行是在有足够的储备金情况下,按量发行的。
    还涉及到防伪之类的事儿,总得统筹起来很麻烦。
    燕铭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只是以自己大概知道的想法儿,和桑弘扬等一干人说了一下大概的流程。
    然而这些已经足够了。
    桑弘扬善于经商,同时也善于搞经济。
    有些事儿,不需要燕铭亲力亲为,只要把规划和蓝图说出来,自然有专业的人去做这些事儿。
    不过银行这事儿,是个大事儿。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在全国铺开的。
    这事儿需要皇家引领,让银行建立相应的口碑。
    只要开局打好了,一个存钱就能让钱生利息的地方,百姓是不会拒绝的。
    刘彻被燕铭的银行理论说的目瞪口呆。
    这种银行形式,显然方便了很多,对国家也有着很大的好处。
    关于银行的筹划,耽搁了燕铭半个月的时间。
    剩下的,就是桑弘扬的事儿。
    刘彻再次见到燕铭的时候,是他和桑弘扬敲定了银行政策之后的事儿。
    这时候,胡德庸也从新北城来到了长安城。
    他带着一路步行而来。
    考察了从新北城到长安和茂陵的地形地貌。
    他要建造的是火车道,和窦文窦武二人的马路不同。
    一路走来,很是辛苦。才刚刚二十的胡德庸满面胡须,如同一个七老八十的老者一般。
    风尘仆仆的胡德庸到了长安,被燕铭带过去直接见了刘彻。
    两个人在刘彻面前说了一下将要建造火车道。
    这个概念让刘彻有些应接不暇。
    这一段时间,又是轮船,又是银行,又是火车的。
    “你说的火车,有什么特点?”刘彻显然没明白火车的概念。
    燕铭拿秦朝的驰道举例子说道:“驰道是专供马车跑的。而火车道是专门供应给火车使用的道路。”
    至于火车是什么,燕铭详细的给刘彻解释了一下。
    末了说道:“若是火车研制成功,从新北城到长安之间,也就是一天多的时间。”
    “一天的时间?”刘彻震惊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