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盯着翻出来的书信,柳城年几不可变的脸上双眉慢慢蹙成一团,他反复将信看了几遍,最后抬头又看向钱朗,眸子眯起。 须臾,他合上诗集,随手将诗集放在书桌上,目光反而看向一旁顾蓁蓁,见她垂下眼帘。 他微眯起眸子,又一次打量着书架,最后落在白色瓷瓶上面。 书架上所有东西都有动过,只有这个瓷瓶没有动过。 实在是瓷瓶白得清透,一眼就能望到里面有没有东西,所以根本无须拿下来翻看。 “把那个拿下来。” “柳大人....”顾蓁蓁抬头对上柳城年的目光,淡定道,“那是我生辰时寺院主持送我的,请小心拿放。” 白色瓷瓶很快抱到柳城年身前,从瓶口往里探视,里面空空,收回视线,柳城年将瓷瓶在手中又掂量几下。 他一只手最后滑到瓶底,轻轻往里一按,瓶口朝下倒,只见一手指粗竹筒从里面掉了出来。 柳城年拿着竹筒打量了几眼,从里面掏出一卷的纸信打开,里面短短几行字内容让人惊骇,再看落款那里的印章写着四个大字:金国王印。 柳城年将一切复原,竹筒握在手中,这才看向顾蓁蓁,“顾府与金国大汗的私信,二姑娘可知这代表着什么?” “不知。” 柳城年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大手一挥,“顾府私通判国,来人啊,将顾府上下压入天牢...” 顾蓁蓁幽幽的看着柳城年,不语。 “柳大人寻到的是一印着金国印章的竹筒吧?” 声音落下,人也走进书房。 顾老夫人突然出现,柳城年意外。 他到底顾及情面,点点头。 “那里面写着金国字,正是金国大汗亲手写的,却不是如今的大汗,而是数十年就去了的耶律寒亲手笔,当年太上皇初建大兴朝,耶律寒看不起太上皇出身,便写了亲笔信过来嘲讽,太上皇并未动怒,而是将这封信给了老将军,让他带着敌国的这份羞辱,有朝一日定要将失去的国土收复回来,记住今日之辱。这件事知晓的人并不多,当年那时也不过是个孩童,不过却是知道此事。” 顾老夫人顿了顿,“除了我这老太婆和在边关那个不争气的二儿子,府中亦未有人知道此事,至于是何人引得柳大人到府中搜出此物,便不是老妇能猜到的了。” 柳城年听得一身冷汗。 一旁的钱朗亦是脸色大变。 若没有顾老夫人拦着,世人皆会知道金国曾羞辱太上皇的事,丢的就是皇家颜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