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压力山大-《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第(3/3)页
    战斗艰难的继续。
    虽然日寇一个联队遭受到重创。但是日寇毕竟是非常顽强的。剩下的人立刻龟缩防御,负隅顽抗。
    虽然川军145师有七千多人。但是想要一口吃掉日寇一个联队。不可能。
    倪栋和雷动再次发起突击,进展也不是很大。
    日寇的防御能力,确实很强。
    发现第二次攻击的伤亡比较大以后,张楚果断的取消了进攻。
    还是用炮火,用远程火力消灭日寇吧!
    “轰轰轰……”
    “轰轰轰……”
    炮弹不断的落下。
    残存的日寇陷入了苦战当中。伤亡不断增加。
    虽然后面有源源不断的日寇投入战斗。但是在猛烈炮火的杀伤下,战线依然是岌岌可危。
    情况很快汇报到日军总指挥柳川平助那里。
    “八嘎!”
    “加速登陆!”
    柳川平助并不觉得意外。
    如果中国军队完全没有抵抗,说不定是个陷阱。
    既然遭遇到抵抗,那粉碎就是了。
    一个联队进攻受阻,就调集更多的联队。
    随着栈桥和简易码头的逐渐竣工,日寇步兵的登陆速度不断加快。
    很快,又一个步兵联队上岸。然后发起攻击。
    在天黑之前,又有一个联队登陆。
    当黑夜降临,日寇步兵继续登陆。但是效率有所降低。
    用了一个晚上,日寇又有两个联队登陆。
    一天的时间,日寇就登陆了五个步兵联队。总共一万五千人左右。
    川军防线顿时压力山大。
    双方攻防易手。
    兵力不断增强的日寇,再次发起攻击。但是被打退。
    而此时,才过去24小时的时间。
    他们还要坚守48小时。
    “轰隆隆……”
    “轰隆隆……”
    日寇海军的飞机也开始出动轰炸。
    大量的航弹落在川军两个师的阵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每颗航弹至少都是250公斤级别。可想而知,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一个航弹下来,至少炸出一个三米深,十多米宽的大坑。
    川军战士的伤亡开始逐渐增加。
    不过还好。除了日寇的飞机,其他武器对川军暂时没威胁。
    “突突突……”
    “突突突……”
    超过三十挺12.7毫米机枪对空射击。
    但是效果同样不好。
    十几分钟过去,没有一架日寇飞机被击落。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
    受到地面火力的威胁,日寇飞机也不敢低飞轰炸,航弹乱扔,并没有炸到什么有价值的目标。
    “啪!”
    “啪!”
    张楚在战线游走。抓住每一个机会消灭日寇。
    战斗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没有什么技巧可言。
    对于每个国军士兵来说,就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尽一切的可能,将日寇击毙。
    直到自己被打中为止。
    “轰……”
    “轰……”
    随着日寇步兵炮和90毫米迫击炮加入战场,川军防线一片狼藉。
    幸好,深深的壕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非常有效的降低了伤亡。
    同时,弹药补充也完全不需要担心。
    每个川军士兵要做的,就是射击!射击!射击!
    以最快的速度射击!
    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最多的子弹射向敌人!
    “突突突……”
    “突突突……”
    部分的12.7毫米重机枪对着日寇疯狂扫射。
    它给日寇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所有狂热的想要冲上来的日寇,都被凶悍的子弹全部打碎。
    “轰轰轰……”
    “轰轰轰……”
    迫击炮也是打的很凶。
    双方的炮弹,时不时的在空中撞击。甚至在空中爆炸。蔚为奇观。
    忽然看到周卫国急匆匆的赶来。
    “什么事?”
    “跟你通报一下。援兵来了。”
    “多少?”
    “第二十五师。师长黄百韬。”
    “啊?是他?”
    张楚十分意外。
    没想到,居然是黄百韬前来增援。
    话说,这个家伙,确实是狠人。对逃兵非常狠。如果打日寇也有那样的狠劲就好了。
    “另外,还有滇军第九旅。”
    “范天喜?”
    “你认识?”
    “知道名字。”
    “军委会已经命令他们火速赶来。但是可能没有那么快。”
    “87、88师呢?”
    “他们将会撤退到苏州一线,重新建立防线。”
    “明白了。”
    张楚言不由衷。
    果然是老蒋的微操。都是让杂牌来挡枪。
    川军的三个师,不必多说。黄百韬其实也是杂牌。滇军第九旅,更是杂牌中的杂牌。
    呵呵。
    也罢。
    既然有援军到来,守住三天应该没问题。
    没说的。继续打。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让日寇越过防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