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文化-《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2/3)页

    他对那些工匠们说道:“这个金属套杆完全在内部是由机关做成,应该能够小型化的!如果你们将她小型化之后,牧民就可以携带使用了,那也算是一件非常不错的发明啊!”

    一名工匠上前躬身说道:“这东西的确可以单独取下來使用,只要做一个木制的把手将机关控制做到把手上就行,但我们这个机器作为一个整体……!”剩下的话他沒说,那意思就是我们费尽做了这么一个巨大的机器整体,最后能用的却只有前面的一个小套杆,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了,那这个机器还是失败的。

    萧明道:“其实这个机器有三大特点,一是复杂地形的移动速度快,这有着更大的用途,二是机器兼顾了自动剪羊毛的事情这也算是一项发明,可以固定下來专门使用推广,当然还需要完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小套杆!”

    他环顾众人道:“你们别小看这个小套杆,他才是墨家整个机关术巧夺天工的大制作,虽然小但却精巧,吧伸缩装置和撒网装置控制在这样一个小型的金属棒内,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最实用的东西!所以牧场的主人一眼就看中了这东西!”

    曹据不亏是为老狐狸,立刻就听出了萧明话里的关键他上前问道:“您的意思是分开來弄?这让仍然属于机器的范畴之内吧?”

    “沒错!”萧明点点头道:“将其分开正是物尽其用,不但解决了制造的难題也解决了推广的难題,而且最好能在当地生产制造最好了!”

    萧明的考虑不无道理,当下的游牧和畜牧业整体水平并不高,如果使用一个这么大块头的机器來放牧的话,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倒不如一匹马和两只狗的工作效率高,畜牧业是必然要取代游牧业的发展的那就需要将整个牧场固定下來,试想一个经常要自出游荡的部落怎么可能总是带着这样一个庞大的家伙?

    要想将整个游牧民族固定在土地上,就必须大范围的建立牧场,并且定点养殖畜牧业,同时配套的产业也需要跟上,比如毛皮的收购等等,但现阶段大宋王朝拥有的北方草原的面积实在是太过巨大了,为了永远消除北方游牧民族对南边农业文明的冲击,这是一个长久要解决的问題。

    诺大个中华大地上,如今大宋的国土竟是如此的辽阔!而萧明在使用了一切的办法之后,所获得的人口也是有限的,大宋高宗朝康宁五年的时候,朝廷的户部做了一项全国的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大概是一千七百八十九万户,合着实际人口应该是三千万人左右!

    这个数字实际上并沒有上哪上整个辽东地区,已经原來的辽境居民,更沒有如今的西北几个自治道和大理云南自治道,如果加上萧明这些年吞并的高丽、日本和南洋地区的人口,估计也就五千万人多一些!

    当然这个数字只能是估算,毕竟北方翰莽的草原和冰原的不少原始的游牧部落,并沒有算在内,再加上原來吐蕃诸羌和藏族人口,怎么算都不都不会超过六千万人,这么广大的土地上六千多万人口实在不算多。

    况且在中原地区和江南的人口密集区域内,从事单纯农业生产的人口也在越來越少,在耕地面积越來越多的情况下,耕地人数却在下降,这是萧明一直在考虑的问題,除了打规模进行大型农庄建设看來沒有别的办法,这也是促进墨家开始大范围开发农用机械的动机。

    可是相对于农业人口來讲,不算工业人口,大宋朝目前最大的一块人口比例属于游牧民族,这些人四处游荡,生产力低下,一遇到灾年就会想蝗虫一般的南下侵扰,实在是中国数千年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題那就必须要彻底了解整个草原的文化,草原游牧和游猎的民族基本上都是比较崇尚自然的,他们期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在几个主要民族对狼的崇拜上可见一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