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真的无能-《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2/3)页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皇家第一银行的各个网点,还有皇家铁路公司的主要办公地点上,已经有不少地方被砸了,银行的伙计基本上全不敢再去上班了,但很快在所有铁路公司的办公地点都贴出了一张告示!
上面声称,由于铁路是长期发展的事业,所以参与此事的都会有很好的回报,目前來讲,第一银行不能支付兑付,但日昌隆盛银行却可以兑付,请持有债卷的投资人前往日昌隆盛银行兑付债卷,同时银行还收购新近发行的各期债卷。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顿时大量的人群前往日昌隆盛的银行网点,兑付债卷,日昌隆盛的兑付非常稳定,是按照债卷目前的实际价值兑付的,并且给与的是一种海外的银币!这种银币是在某种情况下偷偷摸摸的进入市场的,他一出现就受到了追捧!
日昌隆盛银行声称,这种银币由于铸造的工艺很是先进,已经获准和日昌隆盛银行储存的黄金挂钩,按照市值也可兑现黄金,这无疑给投资者一种信心,那就是日昌隆盛黄金储备异常的雄厚,很多人都知道日昌隆盛背后实际就是萧明。
日昌隆盛大肆的吸进了大量的铁路债卷,这样的事情其实一直在进行,而那种海外银币也是萧明在首里港铸造的,日本流向首里的白银被全部用來铸造银币,这样的银币不断地流向大宋的国内,不但是收购了大量铁路债卷和大肆吸纳那些有着雄厚实力的矿山、农场、大型机械制造、造船等优质资产!
这样的事情自然会被行人司察觉的,所以不断有这样的报告送抵高宗那里,高宗赵构对此事自然非常愤怒,他终于决定要出手了,针对的目标就是已经从皇家第一银行辞职的日昌隆盛的实际掌门人艾奇立!
行人司会同京城的捕快一块行动迅速包围了艾奇立在京城的宅邸,可是他们却扑了个空!艾奇立早已不见了踪影,而高宗还不能对人家日昌隆盛银行下手查封,因为根据商贸市易法的规定,从事金融的和商业行为的银行受到法律保护,而整个刑部目前不具备对银行和大商户的司法行使权!
高宗这才知道,原來萧明所指定的很多法律法规都是削弱皇权和朝廷权利的,这让他更为恼火!倒霉的事情还沒有完,三日之后,朝廷内阁之内除了沈该和汤思退之外,所有首辅大臣全部向高宗辞职!大家无力改变现在的乱局,只能撂挑子!
内阁肩负的整个大宋国的方方面面,首辅基本上都是百官推选出來的,尚省以及枢密院的几位首辅大臣目前只留下了枢密院的几个人,在军事上不能沒有人存在,内阁总辞职使得整个朝政顿时瘫痪,高宗不得不自己参与国家的整个政事!
可是集权全国的动乱已经产生,而派军队前往镇压是需要枢密院的几位首辅大臣同意的,高宗也知道他们是不会同意的,如果自己强烈要求,并且插手,放着皇权的重压下他们也回不得不同意,但如此一來肯定逼得这几人也会辞职,那个时候就完蛋了!
四处加急的驿马快报不断地将各地的动乱情况向高宗汇报过來,而飞鸢系统早就不能为整个朝廷提供信息了,这是墨家提供给日昌隆的附加装置,但自从日昌隆被高宗强行收并之后,全国性的物资大涨价,墨家声称缺少必要的原材料,飞鸢的稳定性无法保证,例行的维护也无法完成了,于是驿马快报制度又再次启用起來。
事件到了第二个月的时候,情况更加的糟糕,北方大部分地区终于出现了粮荒,大批的饥民开始向江南和京师等地云集,而江南等地顿时压力剧增,要不了多久,江南等地也会粮荒,但拥有大批粮食的两广和福建路等地竟然也不能幸免,粮荒闹得比别处还凶!
大监察署专门派人前往调查,却发现各地囤积粮食的奸商渠道多种多样,虽然抓了一大批这样的人,可是却无法断绝这样的事情,粮食的流向更加扑朔迷离,几经转换之后竟然不知所踪,这让稽查人员根本无从下手。
终于小面积的武力暴乱终于在几处偏远地方首先爆发,大宋朝节度使以下无权处置,因为目前的节度使只是对军方战功卓绝的人的一种名誉官职,并沒有实际职权,而真正掌权的制置使却无权调动军队,驿马发到京师的报急奏表,在得到高宗授权之后,枢密院下令调兵,可是此时已经晚了。
首先是荆湖两地首先形成了暴乱,起义的都属于城乡的赤贫人士,并且在得到了大批城市工人的支持下,不但获得了武器还搞到了铁路的控制权,这样朝廷命令从两湖流域向江南调粮的火车在经过他们控制的地区时就全被扣了下來,这下江南终于爆发了大面积粮荒了!
第(2/3)页